兴替

xīng tì [xing ti]
繁体 興替
注音 ㄒ一ㄥ ㄊ一ˋ

词语释义

兴替 xīngtì

(1) 兴盛衰废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
rise and fall

词语解释

  1. 盛衰,成败。

    《晋书·陆玩传》:“徒以端右要重,兴替所存,久以无任,妨贤旷职。”《旧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今日家之兴替,皆係於葬之吉凶,则人欲避殃而趋祥者,惟取必於地而已,又恶用作善为哉。”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专讲算、化、格致诸学与夫各国政事兴替之由。”

引证解释

⒈ 盛衰,成败。

《晋书·陆玩传》:“徒以端右要重,兴替所存,久以无任,妨贤旷职。”
《旧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明张居正《葬地论》:“今日家之兴替,皆係於葬之吉凶,则人欲避殃而趋祥者,惟取必於地而已,又恶用作善为哉。”
清马建忠《适可斋记言·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专讲算、化、格致诸学与夫各国政事兴替之由。”

兴替的国语词典

隆盛与衰废。

兴替的网络释义

兴替

  • 兴替,汉语词汇。
  • 兴替造句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读春秋,知古今兴替;吟唐诗,懂中华文化;阅国学,明人生道理;扬华夏礼仪,待人处事;传雷锋精神,尊老爱幼;习格言谆训,以正吾身!
    奥巴马表示,他选择匹兹堡是为了展示匹兹堡的城市新貌,用新兴替代能源将一个老工业城镇变为一个以科技为主、生态友好的大都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
    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然而,回望大浪淘沙般的历史长河,你会看到辉煌,特别是某一个城市的辉煌,多么像萤火般转瞬即逝,也会为这种无常的兴替感到震惊。
    以飞动之态破平山远水之静,以枯木逢春之兴替代三冬无暖气之寒。
    读春秋青史,而知兴替;吟唐诗百首,而识文化;阅万卷国学,而晓道理;扬千古孝义,而赡父母;效雷锋榜样,而蕴爱心;习文明懿德,而正吾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相对而世间万物,当今的社会,孝顺的事迹更是寥寥无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美与其他文明的兴替如能携手,盼有朝一日泯除疆界轸域,当为世界大同人类之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旧函谷关、新函谷关和潼关,是崤函古道上先后兴替的三座雄关。
    我们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牧野之战是一场商周间的王朝兴替战争,它就发生在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新乡地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也曾与世界三次技术革命失之交臂,成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古代官修目录是我国目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当代国家藏书的盛衰,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发展和学术的兴替。
    有一句中国的古谚是这样说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汉字详情

    xīng,xìng [xing]
    部首: 201
    笔画: 6
    五笔: I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MC
    四角: 90801

    详细解释

    xīng

    动词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形容词

    (1) 蓬勃发展;兴旺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名词

    (1) 姓

    (2) 另见 xìng

    xìng

    名词

    (1) 兴致,情趣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动词

    (1) 喜欢;喜爱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英文翻译

    thrive, prosper, flou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1 hing3
    ◎ 潮州话:hêng1 hêng3

    宋本广韵

    [ti]
    部首: 443
    笔画: 12
    五笔: FW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OA
    四角: 55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 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2) 同本义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3) 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4) 停止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5) 又如:替手(停手)

    (6) 消亡,泯灭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7) 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8) 衰微;衰落

    风颓化替。——房玄龄《晋书》

    (9) 又如:兴替(兴盛与衰亡)

    (10) 代替

    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11) 又如:我替他去;替力(代为出力);替当(顶替充当);替归(轮替而归);替天行道(代行上天的意旨);替罪(代人受过);替下来;替我一下

    (12) 衰亡。

    (13) 如:朝代兴替

    (14) 松弛;怠惰

    于是乎下陵上替。——《左传》

    (15) 又如:替懈(替解;懈怠)

    名词

    (1) 替身,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 。

    (2) 如:替僧(明朝,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替头(替身)

    (3) 通“屉”。抽屉

    及薨,帝常思见之,遂为通替棺,欲见则引替睹尸。——《南史·宋·孝武殷淑传》

    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替小箱。——《警世通言》

    介词

    (1) 为;给 。

    (2) 如:替人受罪;替我去商店买东西

    (3) 同,和

    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一般哩。——《西游记》

    量词

    (1) 次、批、起。

    (2) 如:一替两替(一次两次);替另(再一次)

    英文翻译

    change, replace, substitut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t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tai5 [海陆丰腔] ti5 tai5 (toi5) [客英字典] tai5 ti5 te5 [台湾四县腔] ti5 tai5 (toi5) [东莞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ti4
    ◎ 潮州话:t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ʰieitheh/they

    兴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