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枯

róng kū [ rong ku]
繁体 榮枯
注音 ㄖㄨㄥˊ ㄎㄨ

词语释义

草木茂盛与枯萎。 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词语解释

  1. 草木茂盛与枯萎。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唐 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緑阴寂寞 汉 陵秋。”

  2. 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后汉书·冯异传》:“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 唐 钱起 《初至京口示诸弟》诗:“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廖仲恺 《如此江山·题白云远眺图》词:“苍茫眼底,有多少荣枯,沧桑人事?”

引证解释

⒈ 草木茂盛与枯萎。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唐温庭筠《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緑阴寂寞汉陵秋。”

⒉ 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后汉书·冯异传》:“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
唐钱起《初至京口示诸弟》诗:“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
《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廖仲恺《如此江山·题白云远眺图》词:“苍茫眼底,有多少荣枯,沧桑人事?”

荣枯的国语词典

草木的茂盛与枯萎。

荣枯的网络释义

荣枯

  • 荣枯,汉语词汇。
  • 读音:róng kū,
  • 释义是1、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2、喻人世的盛衰、穷达。
  • 荣枯造句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
    花因季节而荣枯,但花不住在季节里,她们住在一首首词里。而那词,都有一个牌名,或简朴如陶罐,即使年年旧土,她依然灼灼其华;或野性如山坡,即使丛生杂草,她依然猎猎而开。白音格力。
    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
    唐朝时罗隐曾对杏花慨叹‘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如今细看这杏花,倒真是言明了世道变迁的沧桑。
    人生的结构,也像月之阴晴,草树之荣枯,一半光明一半黑暗。我们之所以受伤,乃因为在尽情享受美好的一半之后,更贪心地企求全部圆满。
    正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红。荣枯元有数,不必怨春风。
    秦阳现在使是正是荣枯剑法中的“贵不自贵,贱不自贱,贵贱相易”。
    阴晴月缺是星辰之道,悲欢离合是情之道,草木荣枯生老病死是自然之道,长生与我何加焉?吾之形体将朽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今当脱形而归去!吾谁与归?
    秦阳想起冯夫子也曾经提出过,要打败他指定的对手,才会将荣枯剑法最后三分之一的修炼方法交给自己。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这一日,云海翻腾,不时有雷电降下,不多时又有雨降下,雷鸣闪电,狂风暴雨,最奇妙的是,雨所下之地,草木荣枯十分迅速,眨眼之间,就经历了几度轮回。
    是谁白衫如初,谁红裳如故,谁人抚琴红莲赋,又见谁一舞,谁人贪恋却踟蹰,半池犹荣枯。
    而两度四维之外,有更多时空单元,相互依存又相对隔绝,交替轮换,如若草木荣枯、星移斗转,浑然天成。
    虽则阅尽春秋,白首呻吟之徒,当他回顾一生,顺次点检盛衰荣枯之经历的时候,也会从那老朽的躯体里发出一线微光,产生一种感兴,促使他忘情的拍手欢呼。倘若不能产生这样的感兴,那他就是没有生存价值的人。夏目漱石。
    八千年玉树,一夜荣枯,听落英,有谁细数?昨夜清风过处,蓦回首,满心踌躇。
    固知乱世之奸邪与冶世之忠良,天皆有以命之,不与腐草朽木荣枯比类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转的光的阴影中,星图不断变幻,海水中矗起高山,草木几百代的荣枯,总有一片片的迎风挺立,酷似它们的祖先。
    千年荣枯,生死一瞬,人类也只是短暂的寄存于世,百年一到,谁都要归去喧嚷纷争,百般求索,把本来清淨的本性,变得浮躁和迂腐,这样的自蔽光明,夫妇何益?白衣萧郎。
    然而江湖终究是一场华丽泡影,生灭荣枯转眼即为他人遗忘。中岁以后的领悟:知音就是熠熠星空中那看不见的牧神,知音往往只是自己。

    汉字详情

    róng [ro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P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2) 同本义

    荣,桐木也。——《说文》

    荣,桐木。——《尔雅》。注:“即梧桐。”

    (3) 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尔雅》

    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荣悴(草木的开花与凋萎);荣年(百花争艳的季节);荣色(花的色彩)

    (5) 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注:屋翼也。”

    暴于南荣。——《上林赋》。注:“南檐也。”

    (6) 又如:荣阿(飞檐的曲隅)

    (7) 荣誉。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且辱者也而荣。——《吕氏春秋·振乱》

    会九世而飞荣。——《南都赋》

    (8) 又如:荣级(荣誉爵位);启荣(死后的荣誉)

    形容词

    (1) 繁茂,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荣谢(草木茂盛与凋零);荣芬(茂盛,繁密);荣旺(植物生长旺盛);荣条(茂盛的枝条);荣敷(荣荣。草木茂盛的样子);荣熙(繁盛)

    (3) 繁荣

    室宫荣与。——《荀子·大略》。注:“盛也。”

    (4) 又如:荣昌(繁荣昌盛);荣泰(繁荣安定);荣怀(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荣茂(繁荣茂盛);荣落(荣盛与衰落);荣畅(荣盛);荣观(荣盛的景观);荣仕(高官显爵);荣逸(显赫安乐);荣国(昌盛之国)

    (5) 盛多;丰富

    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荀子》

    (6) 光荣,荣耀。与“辱”相反 。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荣近(光荣亲近);荣映(荣耀);荣峻(显耀崇高);荣秩(荣耀与官阶);荣辉(荣耀,光彩);荣福(荣耀与幸福);荣践(荣耀的经历)

    (7) 富贵;显荣 。如:荣伍(尊显者的行列);显荣(显达荣贵)

    (8) 荣华 。如:荣乐(荣华逸乐);荣冀(对荣华富贵的欲望);荣庆(荣华幸福);荣贵(荣华富贵);荣伸(荣华显耀);荣润(光华润泽)

    动词

    (1) 开花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抛弃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列子》

    (3) 使…荣耀;使…光荣

    足以荣汝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荣除之庆(封官授爵的喜庆);

    (5) 通“营”。经营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否》

    (6) 通“荧”。炫惑

    不掩欲以荣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英文翻译

    glory, honor; flourish, prosper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4
    ◎ 潮州话: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

    宋本广韵

    [k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JR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胡平聲開口一等kʰukho/qu

    荣枯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