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兔死狗烹
(1) 把抓住兔子的猎狗烹煮吃掉。比喻成就事业后就把有功之臣杀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共欢乐。多指独裁专权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语辨析
烹;不能写作“享”。
成语用法
兔死狗烹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引证解释
⒈ 兔子死后,猎狗被烹食。多比喻统治者杀害功臣。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引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四:“所谓兔死狗烹,统治阶级是惯用这个毒计来巩固自己的权位的。”
兔死狗烹的国语词典
兔子死尽,用来捕兔的猎狗失去了作用,故而烹食之。语本《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之后,出过力的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多指统治者杀戮功臣而言。《西游记.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明.张景《飞丸记.第三三出》:「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冤赍志。如汉代韩、彭,宋朝张、岳,后来成什么结果。」也作「兔尽狗烹」。
兔死狗烹的网络释义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的翻译
兔死狗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2) 同本义
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
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论衡·奇怪》
肃肃兔罝。——《诗·召南·兔置》
兔曰明视。——《礼记·曲礼》
兔走触株。——《韩非子·五蠹》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3) 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如:兔走乌飞(玉兔走,金乌飞。指日月的消长);兔角(佛教用语。比喻不可能有的事物);兔缺(称上嘴唇中裂的人);免脱(形容逃脱迅速);兔毛(亦指细嫩茶叶上的白毫,借指茶叶);兔纤(兔肉制成的食品,略似今之肉松);兔苑(兔园)
(4) 传说中的月中玉兔 。如:兔乌(玉兔、金乌的简称。指月和日。古代传说太阳中有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兔影(玉兔的影子);兔房(传说中玉兔捣药之屋。借指仙家药室);兔儿爷(月中的玉兔)
(5) 月亮的别称 。如:兔魄,兔轮,兔月(月亮的别名);兔钩(弯月);兔宫(月宫);兔起鸟沉(月出日落);兔辉(月光);兔阙(月宫);兔华(明月)
(6) 古代车制 。舆下方木,伏于毂上轴内两旁,用以承舆者。名伏兔,省称为兔
(7) 制笔的兔毫。借指毛笔 。如:兔毫,兔颖(用兔毛制成的笔);兔楮(笔和纸。犹言笔墨);兔翰(毛笔);兔管(毛笔的别称)
(8) 詈词 。如:兔强盗;兔崽子;兔毛大伯(土财主)
动词
捕兔,猎兔 。如:兔罟(捕兔的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5 [海陆丰腔] tu5 [客英字典] tu5 [宝安腔] tu5 [梅县腔] tu5 [东莞腔] tu5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台湾四县腔] tu5 [陆丰腔] t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菟 | 湯故 | 透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thoh/thuh | tʰ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
),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2) 同本义
死,民之卒事也。——《说文》
死者,人之终也。——《列子·天瑞》
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沁人曰死。——《礼记·檀弓》
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
楚令尹死。—《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亡何国变,宁南死。——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死生(死亡和生存);死过(死去,去世);死限(死期,寿命的期限);死却(死去;死掉);死不残(半死不活;不中用);死去还魂(死去活来);死费尽残(半死不活);死数里算帐(离死期不远);死耗(死亡的消息);死君(死去的国君)
(4) 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死义(为信守节义而死);死难;死节(以一死保全节操);死士(誓死效劳之士)
(6) 穷,尽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常建《吊王将军墓》
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
(7) 拼死,拼命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战国策·秦策》
上欲陵死战,召 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书·李广传》
(8) 又如:死战:死守;死杀(死命拼杀)
(9) 固守;抱着不放 。如:心还没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形容词
(1) 死板,不灵活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白居易《画竹歌》
(2) 又如:死水;死法(固定、死板的方法);死心眼;死画(呆板而不具灵性的画);死规矩;死教条;死口(不可改变的话);死格(死板的格式);死办法;死临侵(亦作“死淋侵。”死呆呆毫无生气的样子)
(3) 不可调和的 。如:死对头;死敌;死雠仇(死对头)
(4) 不能通过的 。如:把漏洞堵死;死胡同;死角;死路
(5) 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与顿丘 李奖一面,便定死交。——《北齐书·宋游道传》
(6) 又如:死扣儿;窗子钉死了;死结;死心搭地(死心落地。不作他想,实心实意);死桩(死木头;木头疙瘩)
(7) 表示爱怜的 。如:死丫头,你快过来
(8) 无用的。詈词 。如:死狗;死公;死货(无用的人);死老头子
副词
(1) 甚;极
这添添小哥哥,今年十三岁,天生的甚是聪明,父亲欢喜死他。—— 杨文奎《儿女团圆》
(2) 又如:死急(极其急迫);死要面子;高兴死了;累得要死;累死了;死沉;高兴死了
名词
(1) 死刑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尸体
生拘白乞而问 白公之死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汉遣使三辈至 唐居,求 谷吉等死。——《汉书·陈汤传》
安所求子死?——《汉书·尹赏传》
(3) 主,主管
一爱相若,其类在死也。——《墨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si3 [宝安腔] si3 [客英字典] si3 [陆丰腔] si3 shi1 [梅县腔] si3 [海陆丰腔] si3 [客语拼音字汇] xi3 [台湾四县腔] si3 [沙头角腔] si3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死 | 息姊 | 心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si | siix/sy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句(
)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2) 同本义
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说文》
艮为狗。——《易·说卦传》
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
以狗御蛊。——《史记·秦本纪》
效犬者左牵之。——《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 属于犬科(Canidae)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Canis familiaris),自史前时期以来就被人类豢养,无疑源自某种不知名的犬属(Canis)野兽,可能就是普通狼,由人工培养出来的品种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兽类(在形状、大小、颜色、毛皮的长短和性质等各方面)。又如:狗犀(狗尸);狗矢(狗粪);狗屠(以屠杀狗为业者);狗窦(狗洞);狗彘(狗与猪。比喻行为卑劣的人)
(4) 古代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
(犬)未成豪,狗。——《尔雅》。郝懿行义疏:“狗,大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今亦通名犬为狗矣。”
貂不足, 狗尾续。——《晋书》
(5) 比喻坏人
我要早知道这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当初哪会去管他是死是活
(6) 又如:狗心狗行(比喻坏心肠、恶劣行为);狗鼠(比喻品行卑劣的人)
(7) 十二生肖之一 。如:老大娘七十四了,属狗的
形容词
(1) 詈词。该死的。表示极端蔑视 。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狗杀才(骂人的话。该杀的狗东西)
(2) 指事之失度或人之失意
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
动词
谄媚,奉承 。如:狗事(奉承,巴结);这帮人专会狗着他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giu3 [沙头角腔] kieu3 [梅县腔] geu3 [海陆丰腔] kieu3 [东莞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陆丰腔] geu3 [客英字典] ge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苟 | 古厚 | 見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əu | kux/ko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2) 同本义
烹,煮也。——《集韵》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卒买鱼烹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烹炮(烹调的手艺);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烹龙炮凤(形容山珍海味);烹石(煎药);烹炙(烹煮煎烤);烹庖(烹治;烹煮);烹茗(煮茶或沏茶);烹宰(宰杀烹煮牲畜)
(4) 冶炼 。如:烹炼(冶炼、提炼、锤炼);烹锻(烧炼);烹金(冶金;炼金);烹银(炼银)
(5) 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 。如:烹对虾
(6) 浸泡在热水中以制成(如一种饮料或其它液体) 。如:烹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en1 [东莞腔] pang1 [陆丰腔] pen3 [梅县腔] pen1 [海陆丰腔] pen1 [客语拼音字汇] pen1 [宝安腔] pen1 [客英字典] pe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磅 | 撫庚 | 滂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pʰĭɐŋ | phivng/ph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