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时钟、自鸣钟。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天主堂》:“其国俗工奇器,若……候鐘,应时自击有节。”
引证解释
⒈ 指时钟、自鸣钟。
引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天主堂》:“其国俗工奇器,若……候鐘,应时自击有节。”
候钟的网络释义
候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2) 同本义
矦,伺望也。——《说文》
矦,覗也。——《广雅·释诂三》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3) 又如:候馆(用以瞭望的高楼);候楼(用以瞭望的楼);侯遮(侦探敌情);候徼(在国境线上巡察警戒);候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4) 观测 。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
(5) 等候
稚子候门。——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即候苗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候春发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移顺天府羁候。
(6) 又如:候时(等候时机);候对(等候帝王召对);候结(等候审判;结案);候补道(等候实缺的候补道员)
(7) 敬候
彼矦人兮。——《诗·曹风·候人》。传:“道路迎送宾客者。”
(8) 又如:候拜(迎候拜见);候人(周礼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宾客等事);候驾(迎候帝王)
(9) 看望;问候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候札(问候的信札);候函(问候的信函);候省(探视问候);候敬(问候时敬赠的礼物)
(11) 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12) 又如:候天(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候物(占验物候);候星(占验星象);候气(占验节气的变化)
(13) 服侍
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宋史》
(14) 诊察 。如:候脉
(15) 〈方〉∶支付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老舍《茶馆》
名词
(1)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2)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3) 官吏
(4)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5)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6)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7)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8)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9)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10)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11) 症候
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12) 时节 。如:时候;气候;候鸟
(13) 征兆 。如:症候;火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梅县腔] heu5 [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东莞腔] heu3 [宝安腔] hiu3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 同本义 钟,乐钟也。——《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 钟,铃也。——《广雅·释器》 垂之和钟。——《礼记·明堂位》 钟音之器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大钟鼎。——《淮南子·本经》 细钧有乐,钟兑音也。——《国语·周语》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 钟磬置水中。 (4) 又 独以此钟名。 (5) 又 如钟鼓不绝。 (6) 又如:钟磬(两种古代乐器);钟鼎之家(宴享时列鼎、击钟奏乐的古代贵族家庭);钟石(指乐器中的钟和磬);钟板(钟和云板);钟乳(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形似乳,故叫钟乳);钟室(悬钟之室);钟师(古官名。掌击钟奏乐);钟鼓(钟和鼓,两种乐器名。指演奏音乐);钟吕(乐钟);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钟鼓之色(欢欣喜乐的面色);钟铭(钟上的铭文) (7) 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枫桥夜泊》 (8) 又如:钟定(寺庙在一日既终以后,钟声止息不再敲打);钟鱼(形同鲸鱼的撞钟大木);钟梵(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 (9) 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唐· 李商隐《无题》 (10) 又如:时钟;石英钟;警钟;挂钟;摆钟;钟漏(古代报时的漏刻和钟声) (11) 指时间、钟点 。如:早晨七点钟 名词 (1) (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2) 同本义 锺,酒器也。——《说文》 受同异同。——《书·顾命》。按,皆以同为(锺)之。段氏谓古贮酒大器,自锺而注入尊。 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孔从子·儒服》 有玻璃钟。——《晋书·崔洪传》 小龙接过壶来,将酒斟在他盏中,酒比钟高出三五分来,更不漫出。——《西游记》 (3) 大酒杯 琉璃钟,琥珀浓。——李贺《将进酒》 二间夹锺。——《礼记·明堂位》 二间夹锺。——《国语·周语》 (4) 又如: (5) 姓。如:钟牙(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钟子(指钟子期) 量词 (1) 酒杯、茶杯,与“盅”通 尧舜千钟。——《孔丛子·儒服》 胡饮后,到酒一举三钟。——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2) 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 (3) 又如:钟石(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庾(钟和庾。两种容量单位);钟斛(钟和斛。两种古容量单位) 动词 (1) 集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2) 又如:钟萃(汇集);钟聚(汇集,集聚);钟泄(蓄洪和放水);钟美(集美);钟秀(聚集灵秀之气) (3) 介词。适逢,当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刘越石《劝进表》 (4) 又如:钟祸(惹祸,遭祸);钟值(遭逢) (5) 寄托 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磐石篇》 (6) 又如:钟心(钟情,感情专注);钟念(钟爱) 英文翻译clock; bell
方言集汇◎ 粤语:zung1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