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
词语释义
清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
词语解释
清 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
清 李渔 《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 清 叶名澧 《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 顺治 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引证解释
⒈ 清制,京官自郎中以下,地方官自道员以下,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入仕,以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皆须赴吏部报到,听候依法选用,称为候选。
引清李渔《比目鱼·荣发》:“且喜乡、会两塲,俱已报捷,只是未曾补官,还在京师候选。”
清叶名澧《桥西杂记·顺天乡试同考官》:“顺治二年,定例乡试房考,京闈用中行及候选进士。”
《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候选的国语词典
等候诠选以补缺额。
候选的网络释义
候选
近义词
候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2) 同本义
矦,伺望也。——《说文》
矦,覗也。——《广雅·释诂三》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3) 又如:候馆(用以瞭望的高楼);候楼(用以瞭望的楼);侯遮(侦探敌情);候徼(在国境线上巡察警戒);候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4) 观测 。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
(5) 等候
稚子候门。——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即候苗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候春发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移顺天府羁候。
(6) 又如:候时(等候时机);候对(等候帝王召对);候结(等候审判;结案);候补道(等候实缺的候补道员)
(7) 敬候
彼矦人兮。——《诗·曹风·候人》。传:“道路迎送宾客者。”
(8) 又如:候拜(迎候拜见);候人(周礼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宾客等事);候驾(迎候帝王)
(9) 看望;问候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候札(问候的信札);候函(问候的信函);候省(探视问候);候敬(问候时敬赠的礼物)
(11) 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12) 又如:候天(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候物(占验物候);候星(占验星象);候气(占验节气的变化)
(13) 服侍
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宋史》
(14) 诊察 。如:候脉
(15) 〈方〉∶支付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老舍《茶馆》
名词
(1)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2)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3) 官吏
(4)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5)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6)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7)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8)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9)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10)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11) 症候
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12) 时节 。如:时候;气候;候鸟
(13) 征兆 。如:症候;火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梅县腔] heu5 [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东莞腔] heu3 [宝安腔] hiu3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辵( ),巽( )声。本义:遣送;放遂)(2) 同本义 选,遣也。——《说文》 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 晋。——《左传·昭公元年》 (3) 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选,一曰择也。——《说文》 圣人,十人曰选。——《白虎通》 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礼记·王制》 昼选男德以象谷明。——《国语·晋语》 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管子·七法》 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选文以定篇。——《文心雕龙·序志》 定选士,胜。——《管子》 (4) 又如:选侍(选入宫中的侍女);选锋(挑选出来的精壮兵卒);选刷(挑选);选人(选用人才);选士(挑选人才);选权(铨选官吏之权);选簿(铨选官吏的簿籍);选职(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5) 派遣;使令 选兵八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选三万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更选将官。——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 扬雄《甘泉赋》 (6) 又如:选入外班(派往外地任职的官员) (7) 畏怯 恐议者,选软复守和解。——《汉书·西南夷传》。注:“怯不前之意。” (8) 入 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于大麓。——《古列女传》 (9) 牵引,攀连 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史记》。司马贞索隐:“ 应劭云:‘送,当作选。选,引也。’” (10) 选辑成册 。如:选家(科举时代,专门选集科场墨卷八股文章,印行以供考生模拟习作的人) (11) 具有;拥有 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名词 (1) 选辑成册的作品 。如:文选;民间诗选 (2) 德行 夫民群居而无选,为政以始之。——《逸周书》 (3) 片刻,须臾 选间食熟。——《吕氏春秋·任数》。注:“须臾也。” 选,少选,须臾也。——《古今韵会举要》 (4) 又如:选顷(选间。片刻,一会儿) 英文翻译choose, select; elect; election
方言集汇◎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