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探视问候。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詔曰:‘……今令驃骑大将军 高力士 就第候省,其勉加鍼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於有瘳。’”
引证解释
⒈ 探视问候。
引唐沉既济《枕中记》:“詔曰:‘……今令驃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鍼石,为予自爱,犹冀无妄,期於有瘳。’”
候省的网络释义
候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2) 同本义
矦,伺望也。——《说文》
矦,覗也。——《广雅·释诂三》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3) 又如:候馆(用以瞭望的高楼);候楼(用以瞭望的楼);侯遮(侦探敌情);候徼(在国境线上巡察警戒);候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4) 观测 。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
(5) 等候
稚子候门。——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即候苗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候春发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移顺天府羁候。
(6) 又如:候时(等候时机);候对(等候帝王召对);候结(等候审判;结案);候补道(等候实缺的候补道员)
(7) 敬候
彼矦人兮。——《诗·曹风·候人》。传:“道路迎送宾客者。”
(8) 又如:候拜(迎候拜见);候人(周礼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宾客等事);候驾(迎候帝王)
(9) 看望;问候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候札(问候的信札);候函(问候的信函);候省(探视问候);候敬(问候时敬赠的礼物)
(11) 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12) 又如:候天(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候物(占验物候);候星(占验星象);候气(占验节气的变化)
(13) 服侍
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宋史》
(14) 诊察 。如:候脉
(15) 〈方〉∶支付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老舍《茶馆》
名词
(1)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2)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3) 官吏
(4)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5)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6)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7)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8)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9)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10)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11) 症候
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12) 时节 。如:时候;气候;候鸟
(13) 征兆 。如:症候;火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梅县腔] heu5 [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东莞腔] heu3 [宝安腔] hiu3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shěng名词 (1) (会意。从眉省,从屮( )。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 )本义:察看)(2) 王宫禁署,禁中 禁台省中,连闼对门。——左思《魏都赋》 (3) 又如:省中(宫禁之中);省内(宫禁之内) (4) 官署名称 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诉出咱这实情。——《陈州粜米》 (5) 行政区域名 。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即以省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明·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省元(礼部考试中的第一名进士。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称) (7) 通“眚”。灾祸;过失 大省者何?灾省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书·洪范》 乃惟省哉。——《潜夫论·述赦》。王继培云:“省哉,今作眚灾。” 动词 (1) 减少;精简 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礼记·乡饮酒义》。注;“小减曰省。” 省囹圄。——《礼记·月令·仲春》。注:“省,减也。” 省攻伐之心。——《战国策·秦策四》。注:“省,减也。” 省商贾之数。——《荀子·富国》 由父省也。——《史记·吴王濞传》 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荀子·仲尼》 省徭役,减征赋。——《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省刑(减少或减轻刑罚);省笔(减少字的笔画) (3) 节约 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省时间;能省的就省;省工;省口(不说话);省陌(亦作“省钱”。把不足一百的钱钞当作一百叫作“省陌”)省衣节食(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5) 免除;非除 哥哥可省烦恼。——《水浒全传》 (6) 又如:这个字不能省;省却(免去;除掉);省罢(裁减;罢免);省可(省可里。省得,免得,休要);省释(免罪释放) (7) 另见 xǐng动词 (1) 同本义 省,视也。——《说文》 省,察也。——《尔雅》 省其文采。——《礼记·乐记》。注:“审也。” 退而省其私。——《论语》。皇疏:“视也。” 省农功。——《荀子·王制》。注:“观也。” 王省惟岁。——《书·洪范》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观》 (2) 又如:省方(视察四方);省耕(古代帝王巡视春耕) (3) 检查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日省月试。——《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 (4) 又如:省心改过(反省内心,改正错误);内省;省牲之所(屠宰、烹饪牛羊等祭品的地方。祭祀前主祭和助祭人要省查祭品,以示虔诚,叫省牲);反省 (5) 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注:“问其安否何如。” 陈子灿省兄 河南。—— 明· 魏禧《大铁椎传》 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 王夫人处来。——《红楼梦》 (6) 又如:省拜(谒见。叩拜父母长辈等);省宫闱(应召入宫探视);省候(探望问候);省晨(早晨问候);省问;省墓(扫墓) (7) 明白 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游记》 (8) 又如:省会(喻示;晓喻);省着(知道;晓得);省谕(通知;告知);省得(懂得);省不的(不明白;不懂) (9) 醒悟 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西厢记》 (10) 又如:不省人事;省得(醒悟);省释(劝化并释放);深省;猛省 (11) 另见 英文翻译province; save, economize
方言集汇◎ 粤语:saang2 sing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n3 [海陆丰腔] sen1 sem3 sang3 [梅县腔] sang3 sen3 [陆丰腔] sen3 [客语拼音字汇] sang3 sen3 [台湾四县腔] sen1 sem3 sang3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en1 sen3 sem3 [宝安腔] sen3 [梅县腔] sen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