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

cóng jūn [ cong jun]
繁体 從軍
注音 ㄘㄨㄥˊ ㄐㄨㄣ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从军 cóngjūn

(1) 旧时指参加军队

弃商从军
enlist

词语解释

  1. 参加军队;投身军旅。

    《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 唐 王贞白 《从军行》:“从军 朔方 久,未省用干戈。” 宋 苏轼 《赠李兕彦威秀才》诗:“先生少负不覊才,从军数到 单于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 无锡 秦 简讨 留仙 ,从军 荆州 。” 许地山 《女国士》:“我怎能让 驴哥 离乡别井,远道从军呢?”

  2. 谓集合军队。

    《墨子·号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 岑仲勉 注:“从军,谓动员之集合。”

  3. 指随从的军士。

    《英烈传》第十八回:“﹝ 孙炎 ﹞便将马拴在柳荫之下,叫从军跟了走来。”

引证解释

⒈ 参加军队;投身军旅。

《史记·东越列传》:“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
汉王粲《从军诗》之一:“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
唐王贞白《从军行》:“从军朔方久,未省用干戈。”
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诗:“先生少负不覊才,从军数到单于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忆秦娥词》:“无锡秦简讨留仙,从军荆州。”
许地山《女国士》:“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远道从军呢?”

⒉ 谓集合军队。

《墨子·号令》:“寇至,楼鼓五,有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
岑仲勉注:“从军,谓动员之集合。”

⒊ 指随从的军士。

《英烈传》第十八回:“﹝孙炎﹞便将马拴在柳荫之下,叫从军跟了走来。”

从军的国语词典

当兵、参加军队。

如:「从军报国」、「代父从军」。

从军的网络释义

从军 (汉语词汇)

  • 从军,汉语词汇。
  • 读音cóng jūn;
  • 释义:参加军队;投身军旅。
  • 出自《史记·东越列传》。
  • 从军造句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传颂。
    我当年血气方刚,一冲动就从军去了。
    他立志从军,雷打不动。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戎马沙场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其为“孝烈将军”。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他不过是大梁皇帝身边的一个书僮,为了抹去人们眼中的鄙夷神情,他投身从军,来到大梁帝国的最前线。
    木兰代父去从军,千古高风说到今。勤俭持家关键勤,一双素手可翻云。相夫教子是美德,日子都在歌里过。温柔体贴理生活,你是我的好老婆。妇女节,亲爱的老婆,你辛苦了!
    陈某的上海录润置业,员工仅他与助理两人,在从军方手里获得这块土地后,陈某转手倒卖给上海的一位女商人。
    既然是理想的士兵,就得绝对服从军官的命令。绝对服从就是绝对地不负责任。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女子扶摇直上青云,撑破一片天;异界大陆称雄,小意思!更广阔的天地,也是小女子长袖善舞的舞台。
    面对终极对手,亨特开始有所行动,从维也纳到卡萨布兰加,从军机上的千钧一发到深水危机,亨特遭遇出生入死的间谍生涯中最严峻的危机。
    黎民伟当年倾尽家财和心力拍摄木兰从军一片,却被别人捷足先登,抢拍粗制滥造的同名作品并率先上画,大大影响他制作的那一部,令他蚀了大钱,闻者心酸。
    依我看来,这次皇上征南陈之战,一定会征发天下府兵从军。
    长风潇潇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谓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藤萍。
    当初冯楠才从军校回来时,唐君霞还是尽心尽力的帮了他几天,只是后来苏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冯楠又适时的消失,她也就顺势收了手,但心里总有个疙瘩在。
    千余年前,木兰替父从军,爱国爱家,诠释了“巾帼”含义,千余年后,拥有自己事业的王艳萍,同样觉得,“爱国爱家”是一个女人最本真的责任。
    我说,你们孬种,我家三代从军,二代战场杀敌,我绝不会做熊包。
    军人,有海一样的博大,有山一样的伟岸,有铁一样的团结。我送出祝福,赞扬你从军当兵的决心,鼓励你热爱国家,敬仰你保家卫国。请骄傲的昂起头,雄赳赳的去参军!
    可能溟溟之中自有天意吧!白起少年从军,凭借着精湛的武功和对兵学战阵天赋奇才般地通晓,白起很快在数十万大军中声名鹊起,脱颖而出。

    汉字详情

    cóng [cong]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
    四角: 8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from, by, since, whence,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容平聲開口三等zyung/dzivngdzʰĭwoŋ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从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