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

rù wǔ [ ru wu]
注音 ㄖㄨˋ ㄨ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入伍 rùwǔ

(1) 参加部队

入伍参战
join up

词语解释

  1. 参加部队。

    郭小川 《山中》五诗:“一个新兵入伍了,我们很快就把他引进战斗的人生。”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她应征入伍了,约定了要常写信。”

引证解释

⒈ 参加部队。

郭小川《山中》五诗:“一个新兵入伍了,我们很快就把他引进战斗的人生。”
徐怀中《西线轶事》一:“她应征入伍了,约定了要常写信。”

入伍的国语词典

进入军营,开始服兵役。

如:「我弟弟前天应召入伍。」

入伍的网络释义

入伍

  • 入伍,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ù wǔ,是指参加部队,亦称参军。如:郭小川 《山中》五诗:“一个新兵入伍了,我们很快就把他引进战斗的人生。” 其也与我国古代军阶编制有关。
  • 入伍的翻译

    英语: to enter the army, to enlist
    德语: in die Armee eintreten, Soldat werden (V, Mil)​, sich beteiligen, eintreten, dabei sein wollen (V)​
    法语: s'enrôler, s'engager dans l'armée

    入伍造句

    射击训练是士兵入伍后的必修课。
    新入伍的战士迫切盼望上前线。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积极应征入伍,是每个适龄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部队上的军官根本没那权利直接带个人入伍。
    又是一年入伍时,踏上军旅生涯,穿上绿色军装,为生命塑造辉煌,迎着风的力量去拼搏。祝愿你今后的人生更加灿烂精彩。
    她喜气洋洋地对我说,她的哥哥入伍当兵了。
    八一军徽光芒绽放,恢宏军歌慷慨嘹亮,橄榄迷彩英姿飒爽,队列军姿斗志昂扬,入伍参军青年理想,投身军旅誓言豪壮。祝:参军快乐奔放!
    他们十九岁时被征召入伍。
    几个月以后,我弟弟作为号兵应徵入伍。
    玛洛克维亚先生被征召入伍,他作为一名德国国防军的插图画家,在乌克兰、意大利、芬兰和南斯拉夫留下了自己的墨迹。
    在入伍之初需要进行智商测试,在随后的几年中他们的健康会被追踪调查,这就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接近完整的数据。
    作品讲述了好兵帅克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这一段经历,以笑骂的笔锋对这个色厉内荏的帝国内部的强横、暴虐、昏庸无能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控诉。
    在新兵入伍那一天,浪木穿着部队发的新军装,神气十足地去看了田菊,田菊当时红了脸,看他的目光里还有了几分羞涩。
    使入会,使入学,招生,使入伍,征兵。
    城镇民兵不穿盔甲,使用短矛作战。他们来自城镇平民,应征入伍防御自己的家园。
    转眼间,入伍已经一年多了,记得中学的时候就听人家说过,军营是座大熔炉,走入的是平凡,走出的是闪亮的人生,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沐浴着部队的阳光,一路下来,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三年武堂,然后入伍,一年行脚只要无差错,都会升到骠骑,虽说盛世藏兵刃,但肃国还远未达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地步。
    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和关心,并且参军入伍,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娶了现在的妻子拉贝勒。
    拿到入伍通知书的新兵脸上洋溢着笑容,家长也在一旁高兴地笑着。

    汉字详情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
    [wu]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DM
    四角: 21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2) 同本义

    伍,行伍。——《广韵》

    五人为伍。——《管子·小筐》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周礼·天官·宫正》

    先偏后伍。——《左传·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全伍为上。——《墨子·公输》

    破伍次之。

    (4) 又如: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伍什(指部队);伍老(伍长);伍壮(指乡武装丁壮);伍部(伍长);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5)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如:伍籍(平民的户籍);伍侯(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6) ∶比四大一的数,五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参伍以变。——《易·系辞上》

    (7) 军队。由为战争而武装和训练起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大团体,主要指陆军。如:入伍

    (8) 同伴 。如:羞与为伍

    (9) 成对的组合

    八八为伍。——《汉书》

    (10) 姓。如:伍相(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伍相国市上复吹箫(比喻英雄落魄,乞食街头)

    动词

    交互错杂 。如:伍参(交错参杂)

    英文翻译

    five, company of five;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梅县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陆丰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东莞腔] ng3 [宝安腔]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 潮州话:ngou2 (ngóu) ngou6(ngǒ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ŋungox/ng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