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郁

cōng yù [cong yu]
繁体 蔥鬱
注音 ㄘㄨㄥ ㄩ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葱郁 cōngyù

(1) 葱茏

verdant

词语解释

  1. 青翠繁盛貌。

    《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鬱垂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地毗连千里,林木葱鬱,水草茂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葱郁的树林,鲜艳的结着累累苹果、李子的果树,一簇簇整齐地出现在山巅、在低洼的小峡谷里。”

  2. 形容旺盛、美好。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中堂事记纪行录》:“ 龙岗 蟠其阴, 濼江 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非常,可以为朕寿宫。’”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一章:“故至今日,遥望山岭,云气葱鬱。”

引证解释

⒈ 青翠繁盛貌。

《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鬱垂阴。”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地毗连千里,林木葱鬱,水草茂盛。”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葱郁的树林,鲜艳的结着累累苹果、李子的果树,一簇簇整齐地出现在山巅、在低洼的小峡谷里。”

⒉ 形容旺盛、美好。

明叶盛《水东日记·中堂事记纪行录》:“龙岗蟠其阴, 濼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鬱。”
清昭槤《啸亭杂录·亲定陵寝》:“﹝章皇﹞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非常,可以为朕寿宫。’”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一章:“故至今日,遥望山岭,云气葱鬱。”

葱郁的国语词典

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如:「葱郁的树林。」

葱郁的网络释义

葱郁

  • 葱郁,指青翠繁盛貌。语出《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葱郁造句

这个山坡上,长着一片葱郁的松树林。
理想不是葱郁的绿洲,而是一片需要我们去开垦的荒地。
走向浩淼的大海,走向葱郁的森林,走向迷迷茫茫的天边。
葱郁高大的古树,掩映着黄绿琉璃瓦的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我们学校的周围是一片葱郁的树林。
这个地方,草木葱郁,鲜花遍地,云蒸霞蔚,犹如仙境。
在那片葱郁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夏天,苹果树葱郁的绿叶闪闪发亮,密密层层,一个个小苹果像翡翠镶嵌在绿叶下边。
男人背着一个小篓,走出帐篷,顺着那条溪水又走进葱葱郁郁的山里。
气势雄伟伟岸挺拔雍容富态葱郁庄重遮天蔽日无限的生机。
鸟瞰心境快慰享受眼帘流连胜景仙境境界葱郁。
在葱郁林地的灌木丛地带对炽焰禁锢元素使用烈焰先知之杖。
场地大部分都还没开发,葱葱郁郁,是野生动物的良好聚居地。
想必,这些葱葱郁郁的景象曾经在云梦国的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
葱郁的树林中,同样的木屋木椅,佛香梵唱。
走在厚实的内城墙上,看着远方葱葱郁郁的西秀岭。
顺着葱郁的草木一路走过去,独觉那一所最是古意盎然。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
竹丛中弯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周围的花草更加显得葱郁幽深。
晨光熹微,孙艾也是早早的就是起了身,晚上是被安排在一处空着的闲庭,这闲庭看上去小,但是五脏俱全,有着一个朴质的庭院,院中修竹葱郁,也是极为雅致。

汉字详情

cōng [co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QRN
五行:
吉凶:
仓颉: TPKP
四角: 443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悤( cōng)声。本义:葱,一种蔬菜)

(2) 有圆筒状中空叶的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圆筒形,中空,鳞茎圆柱形,开小白花。种类很多。可作蔬菜或调味品,亦可作药用

蔥,蔥菜也。——《说文》

葱有冬春二种,有胡葱、木葱、山葱,二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齐民要术》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青绿色 。如:葱青(淡淡的青绿色);葱茜(葱倩。青绿色)

英文翻译

scallions, leeks, green on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沙头角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梅县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陆丰腔] c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倉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chung/cung
[y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DE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NL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ʔĭukqiuk/iuk

葱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