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

xiǎng yù [ xiang yu]
繁体 享譽
注音 ㄒ一ㄤˇ ㄩ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享誉 xiǎngyù

(1) 名声很大,享有声誉

享誉歌坛
enjoy the fame

词语解释

  1. 在社会上取得声誉。

    《解放日报》1982.12.9:“《义勇军进行曲》又享誉于国际,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在反法西斯战线上和世界革命运动中代表 中国 人民最强音的一支高昂的战歌。”

引证解释

⒈ 在社会上取得声誉。

《解放日报》1982.12.9:“《义勇军进行曲》又享誉于国际,在全世界传播,成为在反法西斯战线上和世界革命运动中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高昂的战歌。”

享誉的国语词典

享有声誉。

如:「享誉国际」。

享誉的网络释义

享誉

  • 享誉,词语,读作“xiǎng yù”,指在社会上取得声誉。
  • 享誉造句

    他的刺绣手艺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曹禺先生因在话剧创作方面的卓越才华而享誉世界。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慧聪网杜邦公司享誉全球,您认为杜邦对皮革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总镖头钱云峰更凭手中三尺长剑在江湖中享誉数十载,门徒弟子众多,隐隐成为川中江湖白道的领袖人物,在嘉定府更是颇具威名的一方豪绅。
    格林教授是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又是一个爱溜号而且近视的人。
    巴顿菲尔是历史悠久、享誉全球的塑机品牌。
    邯郸的瓷器,尤其是餐具至今仍享誉中外。
    而通过演唱他的作品,马玉涛、马国光、贾世骏、耿莲凤和张振富等歌唱家享誉歌坛。
    他发现培养出严济慈、华罗庚、陈省身、庄圻泰、彭恒武、徐贤修、赵九章、钱三强、杨乐、张广厚,等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我公司是中国丝绸产品大出口商之一,具有五十年商贸经验,享誉中外。
    裴艳玲、于兰、史佳华等十余位享誉海内外的历届梅花奖得主,为石家庄观众奉献了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宴。
    这一重大的发现,从此改变了马里埃特后半生的命运,使他由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的普通博物馆馆员一跃而成为享誉国际的学者,从此他与埃及考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肯尼斯·贝林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实业家、慈善家,他发起组建了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在全球广行慈善捐赠事业。
    这里曾有过“货如云屯,人如蜂聚”的繁荣景象,一直是享誉中外的商埠重镇。
    犀利哥骑着神马,后面跟着踩着浮云的小月月,他们赶着去天体裸浴,嫌这速度不给力,于是发信息给你,叫你驼他们走一趟,你是谁?享誉海外的草泥马!
    几乎所有享誉亚洲歌坛的新加坡音乐人,例如李伟菘、李偲菘、黎沸挥、陈佳明、巫启贤、梁文福等初出道的唱片,都是由许环良担任制作人。
    苏州园林以其独具的神韵诗意、高逸的文化格调,而享誉海内外。
    在大明湖边及湖内洲渚上修建了北渚亭、环波亭、水香亭、名士轩、芙蓉堂等亭台楼阁,使大明湖成为享誉天下的胜地。
    当时的张湘生并不知道,糯软香甜、入口即化的富平吊饼是享誉全国的陕西特产,古时是进献皇家的贡品。

    汉字详情

    xiǎng [xiang]
    部首: 225
    笔画: 8
    五笔: Y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RND
    四角: 0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2) 同本义

    享,献也。——《说文》

    享于祖考。——《诗·小雅·信南山》

    是用孝享。——《诗·小雅·天保》

    以享以祀。——《诗·小雅·楚茨》

    诸侯侯以享天子。——《考工记·玉人》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享尝乃止。——《礼记·祭法》

    相夺予享。——《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兹予大享于先王。——《书·盘庚》

    杀牛宰马,祭天享地。——《西游记》

    (3) 又如:享厅(供奉祖宗木主或神佛偶像的地方);享牛(供祭祀的牛)

    (4) 人享受福禄

    大臣享其禄。——《国语·周语》

    而享其生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孙享之。——《刘熊碑》

    享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享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受享无穷。

    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西游记》

    (5) 又如:享强寿(享受到长寿之年);共享太平

    (6) 献,像进贡那样地交付、献出

    莫敢不来享。——《诗·商颂·殷武》

    (7) 又如:享觐(朝见天子进献贡品);享礼;享上(奉承上级)

    (8) 鬼神享用祭品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传·僖公五年》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孟子》

    (9) 宴请,以酒食待客。后作“飨”

    止而享之。——《左传·庄公四年》

    享齐戌。——《左传·庄公十七年》

    享卫灵公。——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0) 又如:享食(飨宴);享客;享祠(宴饷);享宴(宴飨);享道(饮食之仪规)

    (11) 适应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休斯。——《文选·王粲·从军诗》

    英文翻译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ong3 [梅县腔] hiong3 [台湾四县腔] hiong3 [客英字典] hiong3 [东莞腔] hiong3 [沙头角腔] hiong3 [宝安腔] hiong3 [海陆丰腔] hiong3 [陆丰腔] ken1 hiong3
    ◎ 潮州话:hiang2 (hí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xĭaŋhiangx/xiank
    [yu]
    部首: 713
    笔画: 13
    五笔: IWY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CYMR
    四角: 90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舆 (yù)声。本义:称赞,赞美)

    (2) 同本义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4) 通“举” 。推荐

    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名词

    (1) 荣誉,美名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

    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

    (2) 又如:誉望(名望)

    (3) 通“与” 。同类

    交众誉多。——《管子·明法》

    莫不亲誉。——《荀子·议兵》

    推类接誉。——《荀子·臣道》

    英文翻译

    fame, reputation;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