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

zhēng zhí [ zheng zhi]
繁体 爭執
注音 ㄓㄥ ㄓ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争执 zhēngzhí

(1) 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地争论

他与那人有争执
dispute

词语解释

  1. 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 司马光 《议可札子》:“若群臣犹有固争执者,则愿陛下更加审察。”《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果然有此,即使万金,亦是兄弟的,小人并不敢争执。”《孽海花》第十九回:“呀,可了不得,早知是 金老伯 ,就是尊价逼人太甚,也不该给他争执了。”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二章:“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

引证解释

⒈ 谓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宋司马光《议可札子》:“若群臣犹有固争执者,则愿陛下更加审察。”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果然有此,即使万金,亦是兄弟的,小人并不敢争执。”
《孽海花》第十九回:“呀,可了不得,早知是金老伯,就是尊价逼人太甚,也不该给他争执了。”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

争执的国语词典

各执己见,不肯相让。《水浒传.第八回》:「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人是湖州客人,姓吕,提著竹篮卖姜,只为家僮要少他的姜价,故此争执不已。」也作「争持」。

争执的网络释义

争执 (汉语词语)

  • 争执,汉语词汇。
  • 释义: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 注音:zhēng zhí
  • 词性:动词
  • 争执造句

    爸爸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从来没有和同事发生过争执。
    见到自己的两位领导激烈地争执起来,他道远知骥,非常狼狈。
    相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两个人一齐成长,这就务必得有交流,有交流才有了解,有了解才有更深的爱。交流必然会有争执的可能,但这不是坏事,暴露矛盾相比掩盖矛盾来说,最终更有利于婚姻和谐,沉默不是解决问题,而只是隐瞒和回避问题。
    老校长正在为争执的双方作调解。
    她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说法,至少不要和他人争执。
    讨论会上,他们各执己见,争执不下。
    面对利益争执,我们除了要保护自己的应得利益,还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这样才能周全。
    你们不要争执了,谁是谁非,请大家评评理。
    父亲秉性懦弱,向来不跟别人发生争执。
    好好的一顿家宴中竟出现了分配财产的争执,真是大煞风景。
    这两人素来不合,今天狭路相逢,免不了有一番争执。
    处理同志之间的争执,不能单凭一面之词,要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
    他俩在一起总是要发生争执。
    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自从那一次争执后,便分道扬镳了。
    他善于排难解纷,街坊邻居有什麼争执,往往都麻烦他出面解决。
    他俩如日月重光,互不相让,不是今天争执,就是明天打架,弄得周围的人都不得安宁。
    他俩因为一点儿小事发生了争执。
    我们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不去争执,而是付钱了事。
    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汉字详情

    zhēng [zheng]
    部首: 207
    笔画: 6
    五笔: QV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SD
    四角: 275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 同本义

    争,彼此竞引物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争所有余。——《墨子·公输》

    几只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民争负薪。——《资治通鉴·唐纪》

    人争鬻之。——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如:争座(争座次;争高低);争立(争夺王位);争国(争夺君位);争恶(争夺险要之地);争标(争夺优胜);争重(争夺帝位、王权)

    (4) 辩论;争论

    争者事之末也。——《国语·越语》

    在丑不争。——《孝经》。注:“竞也。”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

    有竞有争。——《庄子·齐物论》。注:“对辩曰争。”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如:争抗(抗争;抗衡);争让(争执);争口(争论);争高低;争言(争辩;争吵)

    (6) 争胜,争着

    争割地而赂秦。—— 汉· 贾谊《过秦论》

    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争延之使奏其技。——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如:争心(争强好胜的心理);争途(抢占道路。亦喻争夺地位);争求(竞相追求);争妍(竞相逞美);争长(争行礼先后;争相增长);争奇(竞相逞其奇特)

    (8) 争斗

    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9) 如:争跤(摔跤);争交(摔跤)

    (10) 竞争;较量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如:争校(争竞,计较);争春(争艳于春日);争进(为仕宦而相争);争张(争竞,夸张);争棋(下棋争胜);争强(争为强者)

    (12) 〈方〉∶欠

    争账还钱,又不犯王法。——巴金《兄与弟》

    (13) 相差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 杜荀鹤《自遣》

    (14) 如:争些个(差一点);争些儿(差一点儿;险些);争不多(差不多);争差(差错;差别)

    名词

    (1) 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2) 姓

    代词

    (1) 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片言争敢动吾皇。——《警世通言》

    (2) 如:争知(怎知);争似(怎似);争耐(怎标;无奈)

    英文翻译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g1 zang1

    宋本广韵

    zhí [zhi]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Y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NI
    四角: 55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名词

    (1) 至交,好友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介词

    相当于“用”、“凭”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