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保镖缅甸耍横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事件经过
事件发生在奥巴马来缅出席东亚峰会期间。11月12日晚,缅甸总统吴登盛在内比都国际会议中心为各国来缅参会领导人举行欢迎晚宴前,奥巴马的保镖“放肆”地闯入划设的安全区,尽管缅甸安保人员一再要求他们退回红线之外。双方争执持续了几分钟。此外,不仅美国的保镖不拿缅甸安保规则当回事,就连美国的记者也在东盟与美国峰会举行前“傲慢”地要求缅甸安保人员蹲下,不要影响他们拍照。
有媒体指出,奥巴马出席东亚峰会的表现乏善可陈,相比之下会场外的花絮更引人注目。国家不论大小,皆有尊严。美国以民主国家自居,应该学会尊重他国。
据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保镖“闯入安全区”,与缅甸安保人员发生争执。
这些不愿公开姓名的外交人士说,事情发生在12日晚,缅甸总统吴登盛在缅甸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招待晚宴前,奥巴马的保镖“放肆地”闯入安全区,尽管缅甸安保人员一再要求他们退回红线之外。双方争执持续几分钟。
一名外交人士说:“这是违反东道国缅甸(划设)的安全区。”日本共同社报道,与会另一个国家的一名保镖说,美国的安保人员应尊重东道国。
一名报道这场晚宴的外国记者说,整个会议大厅“几乎满是奥巴马的保镖,甚至阻挡了位于记者席上的记者们和摄像师的视线……一名电视记者要求这名高耸的美国保镖稍微挪动一下,遭到拒绝”。
奥巴马12日抵达缅甸,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和第二届东盟-美国领导人会议。这是他第二次到访缅甸。奥巴马曾于2012年11月访问缅甸,成为首位出访缅甸的美国在任总统。
一些缅甸市民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批评美国安保人员。网民“郭纽”(音译)还在“脸谱”上贴出一张照片,显示一名缅甸仪仗队士兵正接受一名美国特勤处特工的检查。
小编提示: 美国特工处近日可是陷入了多事之秋,先是美国特勤局近期出现的安保漏洞,对奥巴马保镖招妓案被漏罚提出强烈不满,最近“奥巴马保镖缅甸耍横”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骂声一片,不少网友都好奇,不知道对此,这位跛鸭总统情何以堪呢!
美国特工处丑闻不断
美国特工处近日可是陷入了多事之秋,先是美国特勤局近期出现的安保漏洞,对奥巴马保镖招妓案被漏罚提出强烈不满,最近“奥巴马保镖缅甸耍横”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骂声一片,不少网友都好奇,不知道对此,这位跛鸭总统情何以堪呢!
白宫人员涉奥巴马保镖招妓案被漏罚 特勤局不满
中新网10月11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台(CNN)10日报道,美国特勤局近期出现的安保漏洞,可能与其在保镖招妓案中得到的严厉处罚相关。消息人士称,与白宫人员的不一致待遇损害了特勤局的士气。
9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称,2012年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保镖招妓丑闻中,有白宫志愿者涉案,但却被白宫通过政治手段隐瞒。当天,白宫发言人舒尔茨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
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于2012年4月13日赴哥伦比亚港口城市卡塔赫纳参加美洲峰会。但先期抵达、负责总统安保工作的特工却被指控在11日晚携妓女进入酒店。这一丑闻最终导致特勤局8名员工被开除,同时多人遭到处罚。
然而,特勤局的现任和前任员工,以及美国国会的调查员都曾经抱怨称,白宫人员同样有涉案嫌疑,但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这一情况并未被适当调查。而针对特勤局的处罚则过于严厉。
报道称,针对卡塔赫纳的调查在特勤局内部引发了纠纷。有一些涉案的特工在处罚的过程中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这进一步引发了关于事件调查有问题的怀疑。
而特勤局的现任和前任员工表示,近期的一些安保失误,与特勤局低落的士气不无关系。同时,这也导致特工们向美国国会投诉,而不是按照程序进行内部报告。
2012年时,白宫就曾否认有白宫工作人员卷入卡塔赫纳事件。然而几个月之后,国土安全部总检查长的调查发现酒店记录包括一名前期抵达的白宫志愿者达奇曾经在酒店房间招妓,白宫则称酒店记录有误。
达奇的律师邵波说,那些指控“听起来不真实”,也不符合达奇在卡塔赫纳的行动记录。
因安保问题领导众议院监督小组调查特勤局的众议员查费兹称,达奇的父亲勒斯利·达奇是民主党的重要捐款人。舒尔兹说,达奇父亲的立场对调查没有影响。竞选记录显示,勒斯利·达奇在2008年为奥巴马及民主党捐款2.8万美元,2012年捐款2万美元,他现在担任卫生部顾问。
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要求,甚至还有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都要入乡随俗,一个公民需要如此,一个国家的首脑也要如此,更何况一个国家的保镖。为了保护国家领导人的安全,注意防范理所应当,然而,在别人国家的领土上,作为一个保镖如此耍横,是想彰显什么呢?
特工们被告知,沙利文担心住在那里的女助理莉萨·卓佩正受到邻居骚扰,需要查看安全情况。
消息人士说,卓佩6月30日上午向上级汇报,称邻居迈克尔·马利根开车尾随她。当天下午,特工处高级官员吉姆·唐纳森就下令两名值勤特工脱离岗位,前往查看。
两名特工当时正在白宫南部直升机坪附近值守,负责总统奥巴马离开前的周边安全。他们离岗几分钟后,奥巴马依照日程安排登上“海军一号”出行。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调查,卓佩与邻居马利根两家当时正出现严重纠纷。卓佩汇报情况后,特工处不仅定期查看其住所情况,还关注马利根的行踪。
马利根回忆,那时经常看到多辆没有标志、但气势压人的轿车停在他家附近,其中包括一辆黑色多功能运动型轿车(SUV)。
“这些车总是停在那里,有几个月时间,”马利根说,“他们停得到处都是,真是吓着我们了,我不知道他们是警察还是谁。”
马利根说,他有一次上前询问车内人员为何停在他家门口,那辆车却突然开走。此后,只要外面有这些车,马利根就不大愿意带着女友出门。最终,因为这种遭监视的感觉以及与邻居的矛盾,马利根决定搬家。
直到本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马利根才知道那些车辆和人员属于负责白宫安保的特工处。
各地媒体的反应
据《纽约每日新闻》3月31日报道,当地时间3月23日,也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荷兰出席全球核峰会的一天前,在阿姆斯特丹负责保护奥巴马的3名特工外出彻夜畅饮,其中1人甚至不省人事。这3名特工随后被遣送回国。3人在阿姆斯特丹一家酒店里酗酒时的细节日前被曝光,他们中竟有人吹嘘称曾为奥巴马“抓住子弹”。
报道称,就在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到达阿姆斯特丹之前,特勤处3名特工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酒店里酗酒后被遣送回国。其中一名酩酊大醉的特工名叫科里·南森·普利切特(Korey Nathan Pritchett),他曾在酒店四处炫耀自己的安保徽章,还吹嘘曾为奥巴马“抓住子弹”。
普利切特是美国驻黑山共和国大使馆的外交安保人员,此次与奥巴马同行是其刚刚在一个星期前接到的临时任务。
美国特勤局发言人埃德·多偌万(Ed Donovan)表示,因“纪律问题”将这三名特工遣回美国,但他拒绝透露详细情况。多偌万称,这一事件是在奥巴马3月24日抵达荷兰之前发生的,没有对奥巴马总统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日报道,特工处高层2011年期间曾私下抽调一支负责白宫周边巡逻的特勤分队,在脱岗的情况下去保护时任特工处处长马克·沙利文的一名女助理,时间持续至少2个月,甚至促使与女助理有纠纷的邻居搬家。
针对这一说法,已经因任内出现特工召妓丑闻而宣布卸任的沙利文辩称,特工处向来严肃对待员工受到威胁的报告,在这一事件中的做法也属“恰当”。
报道所涉及的特工来自代号“徘徊者”的特勤分队,专职负责白宫周边巡逻,并在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其家人乘坐专车或专用直升机离开或返回白宫时监视周边状况。
3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华盛顿邮报》记者,2011年6月30日开始,这一分队接到代号“月光行动”的新任务,每天早晚两次派遣两名特工前往距华盛顿近1小时车程的马里兰州南部拉普拉塔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ào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3)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4)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5) 又如:堂奥
(6)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7)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形容词
(1) 深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2)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3)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名词
(1) 奥地利的简称
(2) 奥斯特的简称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如:奥运会
(4) 姓
yù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u5 [陆丰腔] au5 [东莞腔] au5
◎ 潮州话:o3 ao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奥 | 烏到 | 影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ʔɑu | qauh/aw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巴 | 伯加 | 幫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pra/pea | p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2) 同本义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唐兰《殷墟文字记》
(3) 护养;育
保,养也。——《说文》
若保赤子。——《书·康诰》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4)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5) 保佑
天地格保。——《书·召诰》
(6)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7) 保护;保全;守住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少有强者不可保。——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有朕位几不保。——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8)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9) 保持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10)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11) 保证;担保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12)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13) 占有;拥有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15) 保举;保荐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16)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17) 依靠;仗持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18)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名词
(1) 保育幼儿的妇女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2)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3) 作保证的人
然后导以取保。——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5) 服务人员 。如:酒保
(6)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7)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战于郎。 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8) 通“宝”。珍贵之物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9)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u3 [海陆丰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陆丰腔] bo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沙头角腔] bau3 [东莞腔] bau3 [宝安腔] bau3
◎ 潮州话:bo2 bao2 (pó pá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寶 | 博抱 | 幫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pɑu | paux/pav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票声。本义:刀鞘末端所饰之铜)
(2) 同本义
镖,刀削末铜也。——《说文》
镖,刀剑鞘下饰也。——《广韵》
(3) 旧式投掷暗器。通作“镳”。一端较重有尖,像长枪的头
喝声“着”,一镖打来。——《说岳全传》
(4) 又如:飞镖;毒药镖
(5) 标枪,多用木或竹杆为柄,铁镞 。如:镖司务(镖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面声。本义:微丝)(2) 同本义
缅,微丝也。——《说文》
(3) 缅甸的简称
形容词
(1) 遥远
举下缅也。——《谷梁传·庄公三年》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
(2) 又如:缅然(遥远的样子);缅求(远求);缅渺(遥远的样子);缅远(久远;辽远;遥远);缅迈(远行)
(3) 尽貌
冀阙缅其堙尽。——潘岳《西征赋》
(4) 又如:缅述(尽情叙说,备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iàn
名词
(1)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2)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3)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4)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5) 田野出产物
(6)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7)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8)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9)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10)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如:四丘为甸
动词
(1)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2)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3) 挺
tián
暂无详细释义
shè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en6 [客英字典]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5 [宝安腔] ten3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電 | 堂練 | 定 | 先開 | 去聲 | 霰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denh/denn | dʰi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而,从女。而,颊毛。盖谓用颊毛戏弄女子。本义:戏耍。一般指不正当的行为)
(2) 玩耍,游玩;消闲取乐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宋· 周邦彦《意难忘》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都去那山涧洗澡。——《西游记》
(3) 又如:耍水(玩水,游泳);耍货(玩具);耍拳(打拳);耍歇(玩耍休息)
(4) 戏谑;捉弄
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攧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水浒传》
(5) 又如:耍处(开玩笑;闹着玩儿);耍窨(假装糊涂;捉迷藏)
(6) 舞弄;使用武器、器物等
醒时便在院里耍刀弄棒。——《红楼梦》
(7) 又如:耍弄(舞弄);耍拳(打拳);耍狮子(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耍枪(耍花枪);耍盘子(即转碟。杂技节目);耍龙(一种传统的民间游艺)
(8) 施展;现出。多含贬义 。如:耍尖(取巧占便宜);耍牌子(炫耀身分);耍骄(显示骄傲);耍性子(耍脾子)
(9) 赌博
负者献耍金耍银买燕。——《清异录》
(10) 又如:耍钱(指赌博中压的钱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a2 [陆丰腔] sa6 [沙头角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a2 [梅县腔] sha3 sa3 [东莞腔] sa3 [宝安腔]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葰 | 沙瓦 | 生 | 麻二合 | 上聲 | 馬 | 合口二等 | 假 | 麻 | ʃwa | sruax/shoaa |
详细解释
héng
名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形容词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动词
(1) 横陈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副词
(1) 〈方〉∶大概,揣测之词 。如:横是(大概;恐怕)
(2) 〈方〉∶横竖,反正 。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形容词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