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zhǔ biān [ zhu bian]
繁体 主編
注音 ㄓㄨˇ ㄅ一ㄢ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主编 zhǔbiān

(1) 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出版物全体编辑人员的领导者

editor in chief;chief editor

(2) 主持编辑工作

supervise the publication;edit

词语解释

  1. 主持编辑工作。

    邹韬奋 《经历》五:“那时的《自由谈》是由 冷血 先生主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我们还曾经共同编制过一种画报,由三厅的 叶浅予 主编。”

  2. 指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巴金 《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刊物的主编 靳以 早去了 四川 ,大部分稿子,还是他留下来的。”

引证解释

⒈ 主持编辑工作。

邹韬奋《经历》五:“那时的《自由谈》是由冷血先生主编。”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三:“我们还曾经共同编制过一种画报,由三厅的叶浅予主编。”

⒉ 指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刊物的主编靳以早去了四川,大部分稿子,还是他留下来的。”

主编的国语词典

负责策划出版物的内容、控制进度及流程的工作。

如:「这期校刊由他主编。」

主编的网络释义

主编 (汉语词语)

  • 主编拼音是zhǔ biān,注音是 ㄓㄨˇ ㄅㄧㄢ。
  • 主编造句

    最后主编审读了这篇稿子,并批准发表了。
    此外,他还主编过多部敦煌学和书籍史、印刷史的论文集。
    主要著作有《洪昇年谱》、《献疑集》等,与骆玉明教授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著》。
    日本的问题在于民众的收入降低了,东方经济学家的主编里查德卡茨说。
    曾任创世纪诗刊主编、国立中兴大学外文系主任,现任该系专任教授。
    主编和参编多部工程勘察行业的国家、部级规范与规程,以及北京市地方性专业技术标准。
    鲁豫新年又添新身份—她涉足互联网,与万众传媒合作推出了个人电子杂志,并亲任主编,在互联网上继续她与观众的约会。
    糖烟酒》周刊杂志社食品版副主编栗娟在了解园区食品饮料产业的情况后,对园区的产业规划、生态环境、发展理念等给予了充分肯定。
    尽管有如此大的反差,该丛书的总主编、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认为,这些目标在科学上是合理的,可以达到的。
    爱丽森?康妮克兹尼是英语教学部中国组的主编。
    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论文发表的快速通道,在科研方法上走捷径,省时间,并通过拉帮走关系,奉承拍马让期刊主编接受自己的论文。
    负责审阅的副主编张振群不敢相信似的眨巴着眼睛,揉搓着耳朵,傻傻地问道,“老板,我没听错吧?省委宣传部的审查组还在那儿虎视眈眈,准备掘地三尺呐。
    连队的板报、墙报和《浪花岛周末》小报,朱军利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主编”。
    晚上九点多到的酒店,吃完饭就去主编青青的房间去勾搭去了,终于见到了认识了快一年的主编,那个兴奋呐,恨不得将她扑倒,然后一起搅基。
    丛书主编、南京大学教授周宪说,编辑整理这套书的初衷,意在为当前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现代性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
    主编:接收审核完成的稿件,察看审核意见,相应数据的归档,确定稿件是否定稿。
    慧聪安防网主编曹楠提醒道,现在保险箱市场很多产品有的只是企业标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应注重保险箱的安防能力。
    主编太山与责编饼干两位老大,你们对我,真心的不错,私下里,我说过,我要开单章专门感谢你们,但觉得,如果这个单章要开,会是几万几十万,也“罄竹难书”。
    收藏投资导刊》的主编尧小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天津文交所能否作为金融创新模式的“试点”保留下来取决于文化部与直辖市之间的力量博弈。
    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生先后担任词典主编。

    汉字详情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
    biān [bi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YN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ISB
    四角: 23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英文翻译

    knit, weave; arrange;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