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

zhuān mén [ zhuan men]
繁体 專門
注音 ㄓㄨㄢ ㄇㄣ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专门 zhuānmén

(1) 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亦指某一门学问

专门家
single household

(2) 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专门为儿童写的故事
specially

(3) 专长

专门人才
special;specialized

词语解释

  1. 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部执峰峙,諍论波涛,异学专门,殊途同致。”

  2. 指某一门学问。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君撮诸家长,弗受专门缚。”

  3. 专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旧唐书·贾耽传》:“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尚亏,忧愧弥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钱塘 丁处士 敬 ,韜伏荒江,兀傲自负,博物工诗,尤专门金石之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恰巧电台旁边住了一位 青岛 客人,专门做洋酒、罐头、乳粉这一类生意。”

  4. 专长。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 杭 城有鬻杖丹膏者,虽血秽狼藉,一敷而愈……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引证解释

⒈ 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部执峰峙,諍论波涛,异学专门,殊途同致。”

⒉ 指某一门学问。

清吴伟业《哭志衍》诗:“君撮诸家长,弗受专门缚。”

⒊ 专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旧唐书·贾耽传》:“间以众务,不遂专门,绩用尚亏,忧愧弥切。”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钱塘丁处士敬,韜伏荒江,兀傲自负,博物工诗,尤专门金石之学。”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恰巧电台旁边住了一位青岛客人,专门做洋酒、罐头、乳粉这一类生意。”

⒋ 专长。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杭城有鬻杖丹膏者,虽血秽狼藉,一敷而愈……此虽小技,亦有专门。”

专门的国语词典

专精某一门技艺或学术。《文明小史.第一六回》:「那个马夫阿四,一向不做好事情,是专门替人家拉皮条的。」也作「颛门」。

专门的网络释义

专门

  • 词义
  • (1) 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亦指某一门学问
  • (2) 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
  • (3) 专长
  • (4)特意。方言、俗语。
  • (5)河南方言,音dán ménr,均为河南话第一声,为故意,存心,特意的意思。
  • (6)四川方言,表示特意、故意的意思,比如“我专门来找你的”。
  • 专门造句

    这家饭店专门经营各地特色风味。
    他自己称,自己专门是替人家看建筑风水的,趋吉避凶。
    他们狼狈为奸,串通一气,专门破坏学校的公物。
    李老板专门雇佣了些年轻人为他看护山林。
    他做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这伙人正经事不做,专门制造流言蜚语。
    在我国有很多地理学家,但专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却寥若晨星。
    他的手下都是一群亡命之徒,专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考试是专门为测量我们的水平而设的。
    这些人专门豺狼当道,你得留心。
    大学的助学金是专门用来资助特困生的。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这个图书馆专门设置了讲坛,供学者和读者交流知识。
    他专门搜寻别人的隐私进行敲诈勒索。
    爸爸所在的工厂专门生产实验器材等精密仪器。
    今年,我们村专门成立了小麦病虫害防治委员会。
    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
    西班牙斗牛之类的畸形的运动是野蛮表征。但是专门的运动却是文明的表征。
    骄傲是一位殷勤的“向导”,专门把无知与浅薄的人带进满足与狂妄的大门。

    汉字详情

    zhuān [zhuan]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N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NI
    四角: 503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 zhuān)形,即“叀( 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叀”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2) 纺专,收丝器

    专,纺专。——《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

    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

    (3) 专长 。如:一专多能

    (4) 中等专科学校(即只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学校)的简称 。如:新城工专;美镇医专;兴隆商专

    (5) 姓

    动词

    (1) 独占;独用

    专禄以周旋,戮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吴王擅鄣海泽, 邓通专西山。——《盐铁论·错币》

    罔俾阿衡(即伊尹)专美有商。——《书·说命下》

    专其利三世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敢专承之。——《国语·晋语》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专功(独占其功);专道(独占道路);专贵(独占尊位);专美(独享美名);专宠(独占宠爱);专据(独占)

    (3) 使专一;使集中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易·系辞上》

    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专必(专一不易);专专(用心专一);专愚(用心专一而至不通事情);专节(专一不变的节操);专谨(专一谨慎);专注(专心注意)

    (5) 独裁,专擅,独断独行

    祭仲专, 郑伯患之。——《左传·桓公十五年》

    主弱臣强,专制擅权。——《汉书》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7) 又

    那得自任专。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三国演义》

    (8) 又如:专行胁迁(独断专行,逼迫迁移);专权恣虐(独揽大权,任意肆虐—);专独(专断独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鄢氏、 费氏自以为王,专祸 楚国。——《左传》

    (9) 又如:专封(擅自分封);专决(片面地判断);专攻(专门研究);专许(擅自许诺);专刑(专擅刑罚);专地(擅自处理领地);专朝(独揽朝政);专柄(独揽权柄);专威(独擅威信)

    形容词

    (1) 专断 专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专款;专车;专程;专经(专门诵习某一种经书);专摺明保(为保举某人专门上摺子经吏部奏军机处奏闻皇上);专条(专门条款)

    (3) 狭小

    独守专室而不出门。——《淮南子》

    (4) 满

    专车,满一车。——吴曾祺《国语韦解补证》

    (5) 肥厚 。如:专肤(肥厚的皮肤)

    (6) 诚笃

    盖其俗朴而专,和而靖。——叶适《长溪修学记》

    副词

    (1) 全,都

    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管子》

    (2) 很,非常

    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足。——《后汉书》

    (3) 仅仅,只

    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淮南子》

    (4) 又如:专综(独自总揽);专爱(独受怜爱)

    英文翻译

    monopolize, take sole poss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on1

    宋本广韵

    mén [men]
    部首: 321
    笔画: 3
    五笔: UY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IS
    四角: 370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动词

    (1) 守门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量词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英文翻译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