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

zhàng ren,zhàng rén [zhang ren,zhang ren]
注音 ㄓㄤˋ ㄖㄣ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zhàng ren ] :

岳父,妻子的父亲。


[ zhàng rén ] :

古时对老年男人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易·师》:“贞,丈人,吉。”
孔颖达疏:“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丈人,老人也。”
唐韩愈《芍药歌》:“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⒉ 家长;主人。

《尸子》卷上:“家人子姪和、臣妾力则家富,丈人虽厚衣食无伤也;子姪不和、臣妾不力则家贫,丈人虽薄衣食无益也。”
《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
司马贞索隐引刘氏云:“谓主人翁也。”

⒊ 岳父。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詔”
南朝宋裴松之注:“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姪,於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董承女为献帝贵人。 《水浒传》第四回:“只见杨雄的丈人潘公,带领了五七个人,直寻到酒店里来。”
清李渔《风筝误·释疑》:“你们两箇女壻都不曾拜丈人,两箇媳妇都不曾拜公公。”
田汉《梅雨》:“你丈人这样困难,做女婿的替丈人还点债,不是应当的吗?”

⒋ 对亲戚长辈的通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丈人亦长老之目,今世俗犹呼其祖考为先亡丈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尝问周宏让曰:‘父母中外姊妹,何以称之?’ 周曰:‘亦呼为丈人。’”
刘盼遂注引吴承仕曰:“中外对文……以族亲为内,故以异姓为外,其辈行尊於我者,则通谓之丈人,盖晋、宋以来之通语矣。”

⒌ 指丈夫。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属累君两三孤儿,莫我儿饥且寒。”
南朝梁王筠《三妇艳》诗:“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丈人且安卧,艷歌方断续。”
宋梅尧臣《欧阳郡太君挽歌》之二:“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⒍ 星名。属井宿。

《晋书·天文志上》:“军市西南二星曰丈人。”

丈人的国语词典

长老或老成的人。

丈人的网络释义

丈人

  • 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 不过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中,开门见山写的是:“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
  • 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开始于此。但更确切地说,为时还要早得多。
  • 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做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 丈人的翻译

    英语: wife's father (father-in-law)​, old man
    德语: Schwiegervater, Vater der Ehefrau (S)​
    法语: père de l'épouse, beau-père, vieillard

    丈人造句

    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
    首先你要有一对长相姣好的父母亲,基因太特么重要了,请感受一下张馨予的父母、王思聪的丈人丈母娘、王健林的亲家公亲家母。
    刘备和赵云牵羊担酒,去拜见孙策和周瑜的老丈人乔国老,并告知刘备和孙权妹妹结亲之事。
    黄毛今天不在,据说是好不容易休息大礼拜,被媳妇逼着去老丈人家干活去了。
    收集她抛下来的玫瑰,同时要避免被未来老丈人投掷的瓷瓶、鞋子砸到!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师卦意为“丈人吉”,所谓“丈人”,乃指“庄严尊重之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罗云霄打心眼里佩服老丈人说的这些话,他连连点头称是。
    太玄都九气丈人乘晨徊之风,登荡滞之山,焕郁然之烟,入太晖之宫。
    摆平了老丈人丈母娘,可小舅子又闹意见了。
    为遏制老婆的气势,张先生提议,当着老丈人、丈母娘、小舅子、诸位连襟的面签个合同。
    “我兒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你岳母不是姓黎吗?”小刘的丈人还解释,他上辈单传,岳母上辈也单传,到了他这辈上还是单传,要不这样,连姓都没人姓了。
    原来是害怕老丈人找你秋后算帐,刚才你动手的时候威风八面,打完了怎么就成了一只病猫了?
    作梁去凤翔不远,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再来未迟?
    待我将这边的事情全部处理完了,我即刻就去那边,老丈人的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早些过去,也好进些为人子婿的责任。
    我钳口挢舌,被震惊得无以复加,想了半天,才问道“老丈人的意思,歹徒是名女子?”。
    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我丈人当时的脸就和松花蛋一样。
    说幸运一点不为过,他因为娶到了漂亮的北京姑娘,这才有机会拜倒在老丈人曹群来门下,学习天桥绝活“八头变脸”和“盘杠子”。

    汉字详情

    zhàng [zhang]
    部首: 105
    笔画: 3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K
    四角: 50000

    详细解释

    量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丈,十尺也。——《说文》

    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小尔雅》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白发三千丈。——唐· 李白《秋浦歌》

    百丈冰。——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长丈许。——明· 魏禧《大铁锥传》

    (2) 又如:丈尺(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丈六(一丈六尺);丈二(一丈二尺);丈数(一丈多;丈把)

    名词

    (1)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者,长也。——《大戴礼记》

    (2) 又如:丈人行(父辈;长辈);丈母(丈母娘,丈妈,岳母);丈丈(对尊长的敬称);老丈;岳丈

    (3) 丈夫 。常用于称姑、姨、姐、妹之夫。如:姑丈;丈夫女(女中丈夫;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丈夫儿(男子汉);丈夫子(儿子;男孩);丈夫汉(男子汉);姐丈;妹丈

    动词

    (1) 扶,倚。后作“杖”

    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六书正伪》

    (2) 测量土地 。如:丈田分地

    英文翻译

    unit of length equal 3.3 meters; gentleman,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宝安腔] cong3 | cong1 [沙头角腔] cong1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cong4 [海陆丰腔] chong6 [台湾四县腔] cong5 [梅县腔] chong5 [东莞腔] cong3 [客英字典] chong5 [陆丰腔] chong6
    ◎ 潮州话:deng6 (tũrng 旧时:tñg ) ziang6(chĩang) diên6/dion6(t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driangx/diankɖʰĭaŋ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