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的康熙字典释义
髀【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說文》股也。《釋名》髀,也。在下稱也。《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
又《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又《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又《廣韻》傍禮切,音陛。與䯗同。或作䏶。
髀的网络解释
髀
bì
<名>
① 股部 大腿 [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 髀髋(大腿和臀部)
② 髀骨,大腿骨 [hip bone]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髀
bì
ㄅㄧˋ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bì
<名>
① 股部 大腿 [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 髀髋(大腿和臀部)
② 髀骨,大腿骨 [hip bone]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髀
bì
ㄅㄧˋ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康熙字典 - 髀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髀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髀的部首是骨部,17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