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àn [yuan]
部首 阝部(阝部)
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阝部(阝部),总笔画9画,五行属土,姓名学姓,多用男性,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9662
仓颉 NLJMU
郑码 YWBR
四角号码 73212
电码 7108
区位码 5226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五笔 BPFQ
注音 ㄩ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姓,多用男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52445113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院的五行属性土,推荐搭配:

宜配:金、火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院字:

姓,多用男性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男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院落、院墙、庭院、剧院、法院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语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

百度释义

(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

(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

(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

现代汉语词典

院yuàn
(1)(名)(~子;~儿)房屋前后围起来的空地:场~|当~儿。
(2)(名)某些机关和公共场所的名称:病~|产~|法~。
(3)(名)指学院:国务~|敬老~。

康熙字典

院【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于眷切,𠀤音瑗。《說文》堅也。《玉篇》周垣也。亦作寏。《增韻》有垣牆者曰院。《唐書·宣宗紀》作五王院,以處皇子之幼者。

官廨曰院。《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

《令狐綯傳》綯爲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

《南部新書》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二人,李商隱,張延賞。《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也。

儒者所居曰書院。《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浮屠所居曰僧院。《傳燈錄》本行和尙云: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道流所居曰道院。《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廣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

《集韻》委遠切,音婉。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院【卷十四】【𨸏部】

堅也。从𨸏完聲。王眷切〖注〗臣鉉等按:宀部已有,此重出。

说文解字注

(寏)周垣也。寏之言完也。西京賦曰。繚亙綿聯。四百餘里。薛注曰。苑之周圍也。善曰。西都賦之繚以周。牆也。从宀。奐聲。胡官切。十四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