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yī yuàn [ yi yuan]
繁体 醫院
注音 一 ㄩ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医院 yīyuàn

(1) 病伤者得到医疗照顾的机构或场所

hospital

词语解释

  1. 即太医院。掌医药的官署。

    隋 置太医署, 宋 改太医局, 元 改太医院, 明 清 因之。《再生缘》第二一回:“又召那,医院诸人跪奉觴。”

  2. 以治疗病人为主要任务并设有病房的医疗机构。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英吉利考》:“城外为大医院,国中就医者以千计。”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我不信!’ 石得富 直到这里还不想进医院。”

引证解释

⒈ 即太医院。掌医药的官署。 隋置太医署, 宋改太医局, 元改太医院, 明清因之。

《再生缘》第二一回:“又召那,医院诸人跪奉觴。”

⒉ 以治疗病人为主要任务并设有病房的医疗机构。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英吉利考》:“城外为大医院,国中就医者以千计。”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我不信!’ 石得富直到这里还不想进医院。”

医院的国语词典

诊治或看护病人的地方。

医院的网络释义

医院 (医疗机构)

  • 医院(Hospital)一词是来自于拉丁文原意为“客人”,因为一开始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休息间,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满足人类医疗需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
  • 医院是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救死扶伤为主要目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病员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或口腔清洁的人)。最初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
  • 医院造句

    星期天,老师特地来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小红。
    老人病情急剧恶化,医院正在抢救。
    我们立即把垂危的病人送进医院急诊室。
    听说父亲进了医院,我心烦意乱,想马上去看他。
    这是一家着手成春的医院。
    老师把生病的同学送到医院,又连忙赶回来给我们上课。
    你病得很重,赶快上医院,不能再拖延了。
    她病得很重,须要立即送医院抢救。
    跨国公司正在对英国国家卫生局医院虎视眈眈。
    孩子病得不轻,赶紧送医院。
    到医院来看望您,带来一个花篮,千里鹅毛,这代表着全班同学希望您早日康复的心愿。
    我好心让他再去医院看看,他却嫌我哆嗦,真是好心不得好报。
    今天下午,全校教师到医院检查身体。
    星期天,妈妈去医院看望住院的王阿姨。
    赵老师病情严重,同学们都到医院去看望她。
    医院应该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妈妈每天上医院,照看生病的奶奶。
    医院有规定,危重病人须派专人看护。
    慈善医院的院长对新闻界说,该院百废待兴,今后希望舆论界多多支持。

    汉字详情

    [yi]
    部首: 211
    笔画: 7
    五笔: AT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OK
    四角: 7171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匚( fāng),从矢,矢亦声。《说文》:“盛弓弩矢器也。”“醫”,会意,从“殹”( ),从酉( yǒu)。“殹”,治病时的扣击声。“酉”,用以医疗的酒。二字各有本义,今用“医”为简体字。本义:治病的人)

    (2) 同本义

    医,治 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说文》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国语·越语》

    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譬之若良医。——《吕氏春秋·察今》

    驰召医。——《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无医药。——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医国(指良医);医家有割股之心(喻医生有治病救人的虔诚愿望);缺医少药;医家(医生,医学家);医师(官名。为众医之长);医婆(女医师);医人(医生);医工(原为官名,指医官。后泛指一般医生);医流(医生,医家);医算(医生和卜人);医巫(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

    (4) 医术;医学

    原来尊夫人懂得医理,明日就请来看看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医手(医术高明者);行医;学医;医王(医术极精的人。多用以比喻诸佛或高僧等);医部(医学书籍);医理(医学道理或理论);医道(医术)

    (6) 粥加曲蘖酿成的甜酒 。如:凉医(凉甜酒)

    动词

    (1) 治疗,治愈

    聚毒药以共医事。——《周礼》

    (2) 又如:医药局(集防疫、治疗、司药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医缘(迷信的人认为疾病好坏与医药有命定的关系,称作医缘);医济(医治)

    (3) 救治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国语》

    (4) 又如:医国(比喻救治国家)

    英文翻译

    cure, heal; doctor, medical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ʔieiqeh/ey
    yuàn [yu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PF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JM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