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的康熙字典释义

肋【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說文》脅骨也。《廣韻》脅肋。《正韻》脅幹。《釋名》肋,勒也。檢勒五臟也。

《集韻》舉欣切,音斤。肉之力也。與筋同。詳竹部筋字註。

肋的网络解释


lèi
〈名〉
(形声。从肉,力声。本义:肋骨)
① 同本义 [rib]
肋,肋骨也。——《说文》
肋,勒也,所以捡勒五脏也。——《释名·释形体》
又如:肋下(腋下) 肋肢(腋下,胳肢窝) 肋窝(也作“肋罗”。胸前腋下的部位。通称胳肢窝)

② 房屋或其它建筑物中的构架木材 [stall bar]。如:肋木

③ 胸部的侧面 [costal region]。如:两肋插刀

另见lē肋
lèi
 ㄌㄟˋ
① 胸部的两侧:两肋。肋骨。肋膜。

② 像肋骨的:肋木。肋

 ㄌㄜˉ
〔肋脦〕衣裳肥大,不整洁。

康熙字典 - 肋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肋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肋的部首是月部,6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