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的康熙字典释义
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缉的网络解释
缉
緝
jī
<动>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 缉取(搓成) 缉麻(绩麻) 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① 搜捕 [seize arrest]
访缉纠诘。——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 缉凶(搜捕凶犯) 缉擒(捉拿 缉拿) 缉探人(侦察人员)
② 继续 [continue]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 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 缉绪(继承传统)
③ 会合 和睦。通“辑” [join meet concord harmony]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 缉众(聚众) 缉宁(使祥宁安和)
④ 附耳私语 花言巧语 [whisper]。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 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另见qī缉
緝
qī
<动>
① 缝衣边 [hem]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②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sew in close and straight stitches]。如:缉鞋口
另见jī缉
緝
jī
ㄐㄧˉ
①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②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③ 古同“辑”,收集。缉
緝
qī
ㄑㄧˉ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
緝
jī
<动>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 缉取(搓成) 缉麻(绩麻) 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① 搜捕 [seize arrest]
访缉纠诘。——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 缉凶(搜捕凶犯) 缉擒(捉拿 缉拿) 缉探人(侦察人员)
② 继续 [continue]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 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 缉绪(继承传统)
③ 会合 和睦。通“辑” [join meet concord harmony]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 缉众(聚众) 缉宁(使祥宁安和)
④ 附耳私语 花言巧语 [whisper]。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 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另见qī缉
緝
qī
<动>
① 缝衣边 [hem]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②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sew in close and straight stitches]。如:缉鞋口
另见jī缉
緝
jī
ㄐㄧˉ
①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②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③ 古同“辑”,收集。缉
緝
qī
ㄑㄧˉ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
康熙字典 - 缉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缉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缉的部首是纟部,12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