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糠

dào kāng [ dao kang]
注音 ㄉㄠˋ ㄎㄤ

词语释义

稻谷经过加工脱出的外壳;砻糠。

词语解释

  1. 稻谷经过加工脱出的外壳;砻糠。

引证解释

⒈ 稻谷经过加工脱出的外壳;砻糠。

稻糠的国语词典

稻谷经过加工后脱出的外壳。

稻糠的网络释义

稻糠

  • 稻糠是稻谷制米过程中去除稻壳和净米后的部分,主要的物质是米皮和稻壳碎屑及少量米粉,稻糠是人类消费品稻谷磨后的副产品,它和许多副产品一样是比较廉价的可用副产物。
  • 稻糠的翻译

    英语: rice husk

    稻糠造句

    我国每年木材加工余下废弃木屑量在几百万吨以上,其它天然纤维如稻糠等达上千万吨。
    丈许以外的三只粮袋被一股巨力轰爆,化作粉碎,稻糠飞洒到空中,洋洋落下。
    赵皇亲与监仓官侯文异、封库官马孔目、管库官杨得昭三人同作弊,三十贯钱只籴一斗米,有二分是稻糠,不堪充食。
    至于田友雄一行人,金三只当一阵风在面前吹过,根本不放在心上,金三把这四盆子的浸在稻糠里的西瓜籽,搬进了他的院子阴凉处,就不再管了。
    面前悬空挂着一只用牛皮糊起的袋子,塞着数百斤陈年旧米稻糠,被这一击拳鞭狠狠的打了出。
    虔千听完这句话,有如见了鬼一样,浑身稻糠一样颤抖,从这间坚牢退了出去。
    本文研究了以稻糠为原料生产植酸的工艺,重点研究了水解条件。
    研究了以稻糠为原料用水解—氧化—水解法制取草酸的工艺方法。

    汉字详情

    dào [dao]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E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BHX
    四角: 229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舀( yǎo)声。本义:水稻) 同本义

    其谷宜稻。——《周礼·职方氏》

    浸彼稻田。——《诗·小雅·白华》

    (2) 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谷壳和其它副产品可饲养家畜,稻秆用来造纸。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稻,不粘者为粳

    英文翻译

    rice growing in field, rice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tau1 [客英字典] tau5 tau1 [沙头角腔] ziau1 tau1 [宝安腔] tau1 [海陆丰腔] to6 tau6 tau1 [梅县腔] tau5 [陆丰腔] to5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au4 to1 to4 [东莞腔] tau3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
    kāng [kang]
    部首: 610
    笔画: 17
    五笔: OYVI
    五行:
    仓颉: FDILE
    四角: 9099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文翻译

    chaff, bran, husks; poor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岡唐開平聲開口一等khang/qangk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