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窘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形〉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同本义
窘,迫也。——《说文》
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传:“困也。”
夫唯捷径以窘步。——《离骚》
窘若囚拘。——贾谊《服鸟赋》
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贼窘自归。——《汉书·郭解传》
穷窘之来,所由有渐。——《齐民要术·序》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窘极(极端窘迫);窘冗(困迫繁忙);窘辱(窘迫凌辱);窘涩(窘迫;为难);窘穷(窘迫穷困);窘敝(窘迫疲敝);窘暴(穷困);窘乏(困穷贫乏);窘匮(贫乏,缺乏);窘绝(艰困;穷尽)
急的
窘,急也。——《广雅》
又如:窘步(急步);窘惶(窘惧。急迫惶恐)
尴尬;难为情。如:窘境;窘态
〈动〉
使为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窘怖(为难恐惧);窘定(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要;切要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素问》
拘禁;局限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唐·白居易《赎鸡》
又如:窘束(约束;拘谨);窘默(拘谨缄默);窘然(拘束貌);窘涩(局促,不流畅)
〈副〉
屡;仍
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出荐亡。——《汉书》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2) 同本义
窘,迫也。——《说文》
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传:“困也。”
夫唯捷径以窘步。——《离骚》
窘若囚拘。——贾谊《服鸟赋》
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贼窘自归。——《汉书·郭解传》
穷窘之来,所由有渐。——《齐民要术·序》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窘极(极端窘迫);窘冗(困迫繁忙);窘辱(窘迫凌辱);窘涩(窘迫;为难);窘穷(窘迫穷困);窘敝(窘迫疲敝);窘暴(穷困);窘乏(困穷贫乏);窘匮(贫乏,缺乏);窘绝(艰困;穷尽)
(4) 急的
窘,急也。——《广雅》
(5) 又如:窘步(急步);窘惶(窘惧。急迫惶恐)
(6) 尴尬;难为情 。如:窘境;窘态
动词
(1) 使为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
项籍使将兵,数窘 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窘怖(为难恐惧);窘定(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3) 要;切要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素问》
(4) 拘禁;局限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唐· 白居易《赎鸡》
(5) 又如:窘束(约束;拘谨);窘默(拘谨缄默);窘然(拘束貌);窘涩(局促,不流畅)
副词
屡;仍
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出荐亡。——《汉书》
英语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3 kiun2 [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iun3 kiun2 [客英字典] kiun3 kiun2 k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宝安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kiung2
宋本廣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窘 | 渠殞 | 羣 | 眞B合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gynx/gwyyn | gʰĭwĕn |
百度释义
(1)(形)穷困:~迫|~困|枯~。
(2)(形)为难:~相|~况|~境|受~。
现代汉语词典
窘jiǒng
(1)(形)穷困:~迫|~困|枯~。
(2)(形)为难:~相|~况|~境|受~。
康熙字典
窘【午集下】【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渠隕切《集韻》《韻會》巨隕切,君上聲。窮迫也,急也,困也。
又仍也。《詩·小雅》又窘隂雨。《毛註》困也。《鄭註》仍也。《莊子·列禦》困窘織屨。
又《集韻》巨畏切,音。
又具運切,音郡。義同。
又《集韻》與僒通。《賈誼·鵩賦》僒若囚拘。
又《博雅》窘,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窘【卷七】【穴部】
迫也。从穴君聲。渠隕切
说文解字注
(窘)迫也。小雅。又窘陰雨。毛傳。窘、困也。按箋云。窘、仍也。仍者、仍其舊而不能變。亦是困意。从穴。君聲。渠隕切。十三部。字林巨畏反。文微合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