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况

jiǒng kuàng [ jiong kuang]
繁体 窘況
注音 ㄐㄩㄥˇ ㄎㄨㄤˋ

词语释义

窘况 jiǒngkuàng

(1)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predicament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predicament] 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窘况的国语词典

难堪的境况。

如:「目前公司的财政已陷入窘况。」

窘况的网络释义

窘况

  • 窘况,是汉语词语,形容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 窘况造句

    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摆脱了等米下锅的窘况。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他没有对我提到你们的窘况。
    此时的唐振山已经落入了李天星预先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堂堂四大核心弟子之一,正面临阴沟里翻船,饮恨云雾峰的窘况。
    敌人突然增强的火力,让黎东升意识到敌人的增援到了,目前突击队面临被两面夹击的窘况。
    所以,秦越现在有种腹背受敌的窘况。
    也许,我想,回溯到过去的某时某刻,我们不经意的闯进,会收获一场拒之门外的窘况。
    段思首先打破窘况,而这一说法,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同意。
    我明白她急切想帮我的心意,但鉴于她现在的窘况,我只能接受她的博客留言鼓励和电话问候。
    那只狗显然明白了魔天月的窘况,又是一股恶心的液体向她击去。
    关麟征只能步步后退,看到关麟征的窘况,刘源真想喊一声,你丫要是输了,老子也不罚你。
    老和尚看也不看一恒的窘况,干瘪的嘴唇划出一丝讥笑,胜券在握的看着张闻取出大荒戟。
    而这黑长眉这见着来人的窘况,忙迎了上去,给其人扑起身上粉尘,口上还关切地说“郭老弟怎生了?怎会搞得如斯狼狈?圣女呢?追到了么?”。
    叶洪的窘况他看得一清二楚,汗水如瀑布般滑落,汗湿重衣。
    李崇明自然也看出了此时柳铭心的窘况,所以很是知趣地没有继续呆在那里,转身走回到自己女儿的身旁。
    看了这个贫苦家庭的生活窘况,你竟全然无动于衷,难道真是铁石心肠?
    可以说,百胜侯府今日的窘况叶鼎要负首要责任。
    曾经电力供应充沛的山东省现在面临着缺电的窘况。
    一转身往自己的修炼之处而去,只留下了一脸窘况的秦梦月怔怔的呆立在大殿之上。
    幸好这时程察仲的话让龚梦舒暂时摆脱了浑身不自在的窘况。

    汉字详情

    jiǒng [jiong]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VK
    五行:
    仓颉: JCSKR
    四角: 306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2) 同本义

    窘,迫也。——《说文》

    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传:“困也。”

    夫唯捷径以窘步。——《离骚》

    窘若囚拘。——贾谊《服鸟赋》

    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贼窘自归。——《汉书·郭解传》

    穷窘之来,所由有渐。——《齐民要术·序》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窘极(极端窘迫);窘冗(困迫繁忙);窘辱(窘迫凌辱);窘涩(窘迫;为难);窘穷(窘迫穷困);窘敝(窘迫疲敝);窘暴(穷困);窘乏(困穷贫乏);窘匮(贫乏,缺乏);窘绝(艰困;穷尽)

    (4) 急的

    窘,急也。——《广雅》

    (5) 又如:窘步(急步);窘惶(窘惧。急迫惶恐)

    (6) 尴尬;难为情 。如:窘境;窘态

    动词

    (1) 使为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

    项籍使将兵,数窘 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窘怖(为难恐惧);窘定(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3) 要;切要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素问》

    (4) 拘禁;局限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唐· 白居易《赎鸡》

    (5) 又如:窘束(约束;拘谨);窘默(拘谨缄默);窘然(拘束貌);窘涩(局促,不流畅)

    副词

    屡;仍

    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出荐亡。——《汉书》

    英文翻译

    embarrassed; hard-pressed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3 kiun2 [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iun3 kiun2 [客英字典] kiun3 kiun2 k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宝安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ki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殞眞B合上聲合口三等眞Bgynx/gwyyngʰĭwĕn
    kuàng [kua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KQ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MRHU
    四角: 36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2) 同本义

    況,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

    (3) 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 韩愈《雁山杂记》

    (4) 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5) 兄 。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

    (6) 姓

    动词

    (1) 比拟,比喻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

    (2) 又如:每下愈况

    (3) 光顾;访问

    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 通“贶”。赐予

    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

    北面拜况。——《礼记·聘礼》

    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

    (5) 又如:况施

    连词

    (1)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刘开《问说》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 wèn”,声名,声誉)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 又如:况乃(何况;况且)

    〈副〉,更加

    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

    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英文翻译

    condition, situation; further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3
    ◎ 客家话:[宝安腔] kong3 [客英字典] kwong3 kong5 [东莞腔] kong5 [梅县腔] kwong3 [陆丰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3 [台湾四县腔] kong3 [沙头角腔] kong3
    ◎ 潮州话:kuang3 (khù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訪陽合去聲合口三等xĭwaŋhyangh/xvanq

    窘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