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ì [dui]
部首 石部(石部)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石部(石部),总笔画13画,五行属土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893
仓颉 MROG
郑码 GNI
四角号码 10615
电码 4302
区位码 7752
姓名学
五笔 DWYG
注音 ㄉㄨㄟ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32513241112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碓的五行属性土,推荐搭配:

宜配:金、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水碓、舂碓、碓臼、云碓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

  1. 舂,捣。如:碓米(舂米)

详细解释

名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词

舂, 捣 。如:碓米(舂米)

英语翻译

pestl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i5 [沙头角腔]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4 [陆丰腔] doi5 [东莞腔] doi5 [海陆丰腔] doi5 [宝安腔] doi5 [台湾四县腔] doi5 [梅县腔] do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隊去聲合口一等tuɒituaih/tuoy

百度释义

(名)舂米捣物用具;用木、石做成。

现代汉语词典

碓duì
(名)舂米捣物用具;用木、石做成。

康熙字典

碓【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內切,音對。舂具。《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从隹。《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

《通俗文》水碓曰轓車。《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水車,轉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

杜預作連機碓。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斷木掘地。

《集韻》都回切,音堆。岸也。與堆𡺾塠通。《前漢·地理志》離𡺾。《河渠書》作離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碓【卷九】【石部】

舂也。从石隹聲。都隊切

说文解字注

(碓)所㠯舂也。所㠯二字各本無。今補。舂者、擣粟也。杵曰所以舂。本斷木掘地爲之。師其意者又皆以石爲之。不用手而用足、謂之碓。桓譚新論。宓犠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按其又巧者、則水碓水磑。失聖人勞其民而生其善心之意矣。从石。隹聲。都隊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