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臼

duì jiù [ dui jiu]
注音 ㄉㄨㄟˋ ㄐ一ㄡˋ

词语释义

碓臼,是农耕时代我国劳动人民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

词语解释

  1. 舂米用具。

    《西游记》第九五回:“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白的杵头模样。”

引证解释

⒈ 舂米用具。

《西游记》第九五回:“这大圣用心力轮铁棒,仔细迎着看时,见那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白的杵头模样。”

碓臼的网络释义

碓臼

  • 碓臼,是农耕时代我国劳动人民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碓臼的功用一般是用来舂数量不大的糙米、杂粮、米粉和面粉,还兼带着打糍粑。
  • 碓臼造句

    水车和碓臼上的道道沟槽诉说着水碓历经的岁月。
    昨天早晨,游客詹先生来到北京昌平区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旅游,结果发现售票处空无一人,只有当地村民在收门票。
    沿着高高低低的小路走在村里,不时见到废弃的石碾、碓臼,仿佛时光静止在那个古老的年代。
    按此顺序,最早出现的应该是碓臼,后来有了小碾、石碾、石磨、豆腐磨。
    如今,村民仍保留着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扁担挑水,柴火做饭,驴车拉货,碓臼舂米。
    洛宁县下峪镇碓臼峪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小河如今变成了黄泥汤,望有关部门过问一下,还小河以清净,换百姓以公道。
    十三陵、中国航空博物馆、碓臼峪等。
    南至碓臼石二十里,通德胜、贤庄、灰岭三口。
    以野趣著称的碓臼峪自然风景区,有京北“小三峡”之称。

    汉字详情

    duì [dui]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WYG
    五行:
    仓颉: MROG
    四角: 10615

    详细解释

    名词

    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

    动词

    舂, 捣 。如:碓米(舂米)

    英文翻译

    pestle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i5 [沙头角腔] doi5 [客语拼音字汇] doi4 [陆丰腔] doi5 [东莞腔] doi5 [海陆丰腔] doi5 [宝安腔] doi5 [台湾四县腔] doi5 [梅县腔] 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隊去聲合口一等tuɒituaih/tuoy
    jiù [jiu]
    部首: 609
    笔画: 6
    五笔: VTH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
    四角: 77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2) 同本义

    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下》

    择满臼,舂之而不碎。——贾思勰《齐民要术》

    (3) 又如:臼杵(臼与杵);臼塘(凿成船形的木臼,别称臼塘);臼中无釜(比喻妻子亡故)

    (4) 又指用以形容臼状物。如:药臼;石臼;捣臼

    动词

    用臼舂米

    织纺井臼。(臼,用如动词:舂米。)——清· 周容《芋老人传》

    形容词

    (1) 形如臼的 。如臼齿;臼头深目(形容相貌极丑);臼科(臼形的坑)

    (2) 低

    岸外而臼中。(臼中,中间凹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英文翻译

    mortar; bone joint so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ka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1 kiu3 [客语拼音字汇]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kiu3 [客英字典] kiu1 [梅县腔] kiu1 [东莞腔] kiu1 [陆丰腔] kiu1 [宝安腔] k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九上聲開口三等giux/giovgʰĭəu

    碓臼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