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o [ao]
部首 火部(火部)
笔画 1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火部(火部),总笔画19画,五行属土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5
统一码 720A
仓颉 FIPF
郑码 UOTU
四角号码 9083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OYNO
注音 ㄠ,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爊的五行属性土,推荐搭配:

宜配:金、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爊炕、爊煎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

    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2. 又如:爊鱼(在灰火中烧鱼);爊肉(烤肉)

  3. 用文火久煮。如:爊煎(比喻折磨)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

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2) 又如:爊鱼(在灰火中烧鱼);爊肉(烤肉)

(3) 用文火久煮 。如:爊煎(比喻折磨)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1.放在微火上煨熟。

2.同“熬”(āo)。

康熙字典

爊【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集韻》《正韻》𠀤於刀切,音鏖。《玉篇》溫也。《集韻》煨也。《前漢·楊惲傳》烹羊炰羔。《註》師古曰:炰毛炙肉也。卽今所謂爊也。爊,一高反。《集韻》或作𧘳。◎按廣韻類篇韻會別作𤏶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𤇯【卷十】【火部】

炮肉,以微火溫肉也。从火衣聲。烏痕切

说文解字注

𤇯)炮炙也。炮炙異義皆得曰?也。㠯㣲火温肉。依廣韵所引本。玉篇同。旣云炮炙、又云以㣲火温肉者、嫌炮炙爲毛燒。故又足之。言不必毛燒也。㣲火温肉所謂缹也。今俗語或曰烏。或曰煨。或曰燜。皆比字之雙聲曡韵耳。从火。衣聲。烏痕切。十三部。此於合韵得之。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