爊炕

āo kàng [ ao kang]
注音 ㄠ ㄎㄤˋ

词语释义

烧烤。

词语解释

  1. 烧烤。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作坊》:“爊炕鹅鸭,爊炕猪羊。”

引证解释

⒈ 烧烤。

宋周密《武林旧事·作坊》:“爊炕鹅鸭,爊炕猪羊。”

爊炕的网络释义

爊炕

  • 爊炕,读音为āo kàng ㄠ ㄎㄤ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意思是烧烤。
  • 汉字详情

    āo [ao]
    部首: 414
    笔画: 19
    五笔: OYNO
    五行:
    仓颉: FIPF
    四角: 908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

    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贾思勰《齐民要术》

    (2) 又如:爊鱼(在灰火中烧鱼);爊肉(烤肉)

    (3) 用文火久煮 。如:爊煎(比喻折磨)

    宋本广韵

    kàng [kang]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MN
    五行:
    仓颉: FYHN
    四角: 908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亢声。本义:干,烘干)

    (2) 同本义

    炕,干也。——《说文》

    炕,曝也。——《广雅》

    炕火曰炙。——《诗·匏叶传》

    君炕阳而暴虐。——《汉书·五行志》。

    (3) 又如:把湿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4) 断绝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炕其气,附其背而夺其位。——《汉书·扬雄传下》

    名词

    (1) 中国北方住宅里用砖或土坯砌成,上面铺席,下有孔道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的床

    客则鼾睡炕上矣。——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炕幔(炕前的帘子;遮挡炕上睡人的围布);炕柴灶(北方一种与炕床相通的锅灶,烧饭兼可取暖);炕几(炕桌)

    形容词

    (1) 干渴

    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饿不炕了。——《中国民间故事选·牛郎配织女》

    (2) 急躁

    华臣炕暴失义。——《汉书·五行志》

    (3) 又如:炕暴(性情急躁横暴)

    英文翻译

    the brick-bed in northern China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kong3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东莞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客英字典] k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xɑŋhang/xang

    爊炕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