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的康熙字典释义
澠【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繩。水名。《春秋釋例》澠水,出齊國臨湽縣北。
又水名,在蜀。《山海經》巴國有巴遂山,澠水出焉。
又《廣韻》武盡切《集韻》《韻會》弭盡切,音冺。澠池,水名。亦縣名。亦作黽池。《水經注》漢景帝三年,因崤黽之地以目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義同。通作沔。
渑的网络解释
渑
澠
shéng
<名>
古水名 [Sheng River]。源出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时水的下游。亦称“渑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左传·昭公十二年》
另见miǎn渑
澠
shéng
ㄕㄥˊ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渑
澠
miǎn
ㄇㄧㄢˇ
〔渑池〕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澠
shéng
<名>
古水名 [Sheng River]。源出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时水的下游。亦称“渑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左传·昭公十二年》
另见miǎn渑
澠
shéng
ㄕㄥˊ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渑
澠
miǎn
ㄇㄧㄢˇ
〔渑池〕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康熙字典 - 渑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渑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渑的部首是氵部,11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