泚颊

cǐ jiá [ci jia]
繁体 泚頰
注音 ㄘˇ ㄐ一ㄚˊ

词语释义

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词语解释

  1. 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庆府前后遭变》:“盖前王先赏后罚,后王先贬后褒,虽所被国典不同,总之变起意外,屈节两番,抑扬互见,言之均堪泚颊。”

引证解释

⒈ 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明沉德符《野获编·宗藩·庆府前后遭变》:“盖前王先赏后罚,后王先贬后褒,虽所被国典不同,总之变起意外,屈节两番,抑扬互见,言之均堪泚颊。”

泚颊的网络释义

泚颊

  • 泚颊,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 汉字详情

    [c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HXN
    五行:
    仓颉: EYMP
    四角: 321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此声。本义:清澈的样子)

    (2) 同本义 。

    泚,清也。——《说文》

    (3) 又如:清泚(清澈)

    (4) 通“玼”。鲜明的样子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诗·邶风·新台》

    术假金洞光,景逾瑶台泚。——宋· 赵汝谈《翠蛟亭和巩栗斋韵》

    动词

    (1) 冒汗

    其颡有颡。——《孟子》

    (2)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颊(汗流脸颊);泚颜(犹汗颜)

    (3) 用笔蘸墨 。如:泚笔(以笔沾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ih3 [梅县腔] ze3 [海陆丰腔] cih3
    ◎ 潮州话:徐余2(此)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雌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chiex/cieetsʰĭe
    jiá [jia]
    部首: 616
    笔画: 12
    五笔: GUWM
    五行:
    仓颉: KTMBO
    四角: 518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2) 同本义

    颊,面旁也。——《说文》

    咸其辅颊舌。——《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戎昱《闺情》

    (3) 又如:颊辅(面颊);颊适(容貌调适,没有迎拒的表情);颊车(下牙床骨;牙慧,蹈袭陈言);颊颧(颊权。颧骨)

    (4) 侧,旁边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宋· 文同《湖桥》

    (5) 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宋· 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

    (6) 姓

    英文翻译

    cheeks, jaw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