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
部首 木部(木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木部(木部),总笔画11画,五行属木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688F
仓颉 DHGR
郑码 FMJ
四角号码 44961
电码 2736
区位码 7284
姓名学
五笔 STFK
注音 ㄍㄨ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343121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梏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桎梏、梏桎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木,告声。本义:木手铐)

  2. 同本义

    梏,手械也。——《说文》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易·蒙》疏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汉书·范滂传》

    凡囚者,上罪梏拲(两手关械)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周礼·秋官·掌囚》

  3. 又如:梏桎(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梏掠(用刑拷问);梏拲(古代刑具,也指械系)

  4. 为了防牛触人而套在牛角上的横木。字本作告

    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动〉

  1. 戴上手铐。也泛指械系,拘系

    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主梏扑者亦然。——清·方苞《狱中杂记》

  2. 监禁

    帝乃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名)。——《山海经》

  3. 约束,束缚。如:梏亡(因受束缚而丧失);梏拲(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告声。本义:木手铐)

(2) 同本义

梏,手械也。——《说文》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易·蒙》疏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汉书·范滂传》

凡囚者,上罪梏拲(两手关械)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周礼·秋官·掌囚》

(3) 又如:梏桎(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梏掠(用刑拷问);梏拲(古代刑具,也指械系)

(4) 为了防牛触人而套在牛角上的横木。字本作告

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动词

(1) 戴上手铐。也泛指械系,拘系

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主梏扑者亦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监禁

帝乃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名)。——《山海经》

(3) 约束,束缚 。如:梏亡(因受束缚而丧失);梏拲(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英语翻译

handcuffs, manacles, fetters

方言集汇

◎ 粤语:guk1
◎ 客家话:[梅县腔] guk7 kuk7 [宝安腔] guk7 | gok7 [客英字典] kw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海陆丰腔] guk7 kuk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沃入聲開口一等kuokkuuk/kvk

百度释义

(名)古代拘住罪人两手的刑具。

现代汉语词典

梏gù
(名)古代拘住罪人两手的刑具。

康熙字典

梏【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古沃切《集韻》《類篇》姑沃切,𠀤音鵠。《說文》手械也。《廣韻》紂所作。《易·蒙卦》用說桎梏。《疏》在手曰梏。《博雅·釋室》杻謂之梏,械謂之桎。《周禮·秋官·掌囚》中罪桎梏,下罪梏。

貫頸也。《左傳·襄六年》子蕩以弓梏華弱于朝。

《孟子》梏亡之矣。《趙岐註》亂也。

《博雅》㮝也。○按《說文》㮝,角械也。

《廣韻》古岳切《韻會》吉岳切《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爾雅·釋詁》梏,直也。《禮·緇衣》引《詩》:有梏德行。《射義》棲皮曰鵠。《註》鵠之言梏。梏,直也,言人正直乃得中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梏【卷六】【木部】

手械也。从木告聲。古沃切

说文解字注

(梏)手械也。所㠯告天。所㠯告天四字依周禮音義補。梏吿曡韵也。從木。吿聲。古沃切。三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