梏桎
注音
ㄍㄨˋ ㄓˋ
词语释义
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
词语解释
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
《汉书·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
引证解释
⒈ 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
引《汉书·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
梏桎的网络释义
梏桎
梏桎造句
因有此典故,观赏此画已无梏桎,从中感受到的就是夏日西泠的风,就该这般炽热。
从体制创新到管理创新,振东摆脱了家庭式企业的梏桎,成功地迈向了现代企业,成为我省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刘展灏说现在珠三角港企最大梏桎来自内地劳动力问题,一方面劳动力成本高企,另一方面,劳动力缺口问题已成为港商在珠三角发展历史上少见。
这种现象是目前中国的通病,也是限制中国企业成长的梏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告声。本义:木手铐)
(2) 同本义
梏,手械也。——《说文》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在足曰桎,在手曰梏。——《易·蒙》疏
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汉书·范滂传》
凡囚者,上罪梏拲(两手关械)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周礼·秋官·掌囚》
(3) 又如:梏桎(即桎梏。束缚手足的刑具);梏掠(用刑拷问);梏拲(古代刑具,也指械系)
(4) 为了防牛触人而套在牛角上的横木。字本作告
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说文》
动词
(1) 戴上手铐。也泛指械系,拘系
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主梏扑者亦然。——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监禁
帝乃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名)。——《山海经》
(3) 约束,束缚 。如:梏亡(因受束缚而丧失);梏拲(比喻束缚人的事物)
英文翻译
handcuffs, manacles, fetters
方言集汇
◎ 粤语:guk1
◎ 客家话:[梅县腔] guk7 kuk7 [宝安腔] guk7 | gok7 [客英字典] kw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海陆丰腔] guk7 kuk7
◎ 客家话:[梅县腔] guk7 kuk7 [宝安腔] guk7 | gok7 [客英字典] kwuk7 [台湾四县腔] guk7 ku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海陆丰腔] guk7 k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梏 | 古沃 | 見 | 沃 | 入聲 | 沃 | 開口一等 | 通 | 冬 | kuok | kuuk/kv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至声。本义:古代拘系罪人的木制脚镣) 同本义
桎,足械也。——《说文》。在手曰梏。
九家坎为桎梏。——《易·说卦》。注:“手足各一木也。”
利用刑人,用说桎梏。——《易·蒙》
中罪桎梏。——《周礼·秋官·掌囚》。郑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
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吕氏春秋·仲春》
(2) 又如:桎拲(刑具。拲,两手手铐)
动词
(1) 给脚带上刑具
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山海经·海内北经》
(2) 束缚,约束
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庄子·达生》
儒学自桎。——《晋书》
(3) 又如:桎槛(囚禁,囚于槛车)
英文翻译
fetters, shackles, handcuffs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zid5 [宝安腔] zit7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zid5 [宝安腔] z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質 | 之日 | 章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cjit/tjit | tɕ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