撅的康熙字典释义

撅【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居月切,音蕨。《說文》手有所把也。一曰擊也,投也。《唐書·褚遂良傳》撅高昌,纓突厥。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其月切。與掘同。《汲冢周書》狐有牙,而不敢以噬,獂有蚤,而不敢以撅。《杜牧·註孫子序》撅其城郭。

《廣韻》採撅也。亦摴蒱三采名。

《集韻》《韻會》姑衞切,音劌。揭衣也。《禮·內則》不涉不撅。

《集韻》紀劣切,音蹶。撥也。《韓詩外傳》草木根荄,淺未必撅也。飄風興暴雨墜,則撅必先矣。亦作。互見掘字註。

撅的网络解释


juē
<动>
① 用手把东西拨在一起 [poke together move with a stick together]
撅,以手有所杷也。——《说文》

② 拔起 [pull out]
不涉不撅。——《礼记·内则》
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韩诗外传》

③ 翘起,向上翘起 [stick up turn upward]。如:撅丁(旧时妓院中的男帮工) 撅着小嘴 撅着尾巴

④ 断裂,折断 [snap break sth.long and narrow]。如:撅笔(折毛之笔,秃筆) 撅树枝

⑤ 击,击败 [strike defeat]。如:撅皇城,挝怨鼓(到皇城去击鼓鸣冤。犹言告御状) 撅撒(败露)撅
jué
 ㄐㄩㄝˊ
① 〔撅竖〕眼光浅,才识短,如“~~小人,无大经略”。

② 古同“掘”,控掘。撅
juē
<形>
倔强,彆拗 [stubborn unbending]。如:撅巴(硬)撅
juē
 ㄐㄩㄝˉ
① 翘起:撅嘴。撅尾巴。小辫撅着。

② 折断:把竹竿撅折了。

康熙字典 - 撅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撅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撅的部首是扌部,15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