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jue]
部首 王部(王部)
笔画 8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王部(王部),总笔画8画,五行属火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73A6
仓颉 MGDK
郑码 CXGD
四角号码 15180
电码 3777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GNWY
注音 ㄐㄩㄝ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12151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玦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玉玦、宝玦、环玦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玉,夬(guài)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2. 同本义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夬( guài)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2) 同本义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英语翻译

broken piece of jade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uetkiwet

百度释义

(名)古书上指鸟名;即伯劳。鴃舌:比喻语言难懂。

现代汉语词典

玦jué jué
(名)古书上指鸟名;即伯劳。鴃舌:比喻语言难懂。

康熙字典

玦【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𠀤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註》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玦【卷一】【玉部】

玉佩也。从玉夬聲。古穴切

说文解字注

(玦)玉佩也。九歌注曰。玦、玉佩也。先王所以命臣之瑞。故與環卽還、與玦卽去也。白虎通曰。君子能決斷則佩玦。韋昭曰。玦如環而缺。从王。夬聲。古穴切。古音在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