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的康熙字典释义
掣【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制切,音懘。《爾雅·釋訓》甹夆,掣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註》滯隔不進也。《唐書·陸贄傳》可任,則當要之於終,不宜掣肘於內也。《劉邵·飛白贊》素翰冰解,墨電掣。直準箭馳,屈擬蠖勢。或作。
又作摯。
又《唐韻》昌列切《集韻》《韻會》尺列切,滯入聲。義同。亦挽也。
又揭也,取也。《晉書·王獻之傳》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從後掣其筆不得。
又《正韻》敕列切,音徹。義同。《類篇》通作挈。
又《玉篇》掣同。牽也。《說文》引縱曰。从手,瘛省聲,尺制切。《六書故》瘛瘲,謂小兒風驚,乍掣乍縱。掣,搐也,縱則掣而乍舒也。瘛瘲因掣縱立文,今乃作,更从瘛,失之甚矣。
掣的网络解释
掣
chè
<动>
(形声。从手,制声。本义:牵引,拉)
① 同本义[pull]
掣,拽也。——《经典释文》
见舆曳,其牛掣。——《易·睽》
流火掣空飞。——袁宏道《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又如:掣后腿 掣手 掣脱(决裂 弄僵) 掣撰(掣曳,牵引之意)
② 牵制 控制 [control]。如:掣制(牵制) 掣搦(拘牵,牵制)
③ 抽 拔 [draw]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王献之传》
又如:掣签(清代制度,候补的地方官吏抽签确定任职省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自选省分,称“指分”) 掣兵(抽调兵马) 掣开(抽出) 掣身(抽身)掣
chè
ㄔㄜˋ
① 拉,拽:掣肘。掣后腿。风驰电掣。
② 抽:掣签。
chè
<动>
(形声。从手,制声。本义:牵引,拉)
① 同本义[pull]
掣,拽也。——《经典释文》
见舆曳,其牛掣。——《易·睽》
流火掣空飞。——袁宏道《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又如:掣后腿 掣手 掣脱(决裂 弄僵) 掣撰(掣曳,牵引之意)
② 牵制 控制 [control]。如:掣制(牵制) 掣搦(拘牵,牵制)
③ 抽 拔 [draw]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王献之传》
又如:掣签(清代制度,候补的地方官吏抽签确定任职省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自选省分,称“指分”) 掣兵(抽调兵马) 掣开(抽出) 掣身(抽身)掣
chè
ㄔㄜˋ
① 拉,拽:掣肘。掣后腿。风驰电掣。
② 抽:掣签。
康熙字典 - 掣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掣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掣的部首是手部,12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