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的康熙字典释义

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八。破也,分也。

擊也。《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集韻》同扒。

官文書紀數,借爲八字。《正字通》秦法,凡數目字文單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貳是也。◎按秦諸惟一二三改易,四以下仍用本文,徐氏始收附捌字,今則一至十字改,非秦之舊也。

《集韻》必結切。與㧙同。捩也。

筆別切。讀若分別之別。與扒同。亦剖分也。

皮列切。讀若離別之別。義同。

《唐韻》百轄切。《說文》《方言》云:無齒杷。从手別聲。《急就篇》捌杷。《師古註》無齒爲捌,有齒爲杷。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

博拔切,音八。同朳。〇按集韻从木作㭭。別見木部。

康熙字典 - 捌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捌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捌的部首是扌部,10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