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字成语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
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比喻人多力量大。...
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
补过拾遗
bǔ guò shí yí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
虎珀拾芥
hǔ pò shí jiè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道无拾遗
dào wú shí yí
同“道不拾遗”。...
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路无拾遗
lù wú shí yí
见“路不拾遗”。...
掇青拾紫
duō qīng shí zǐ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抱枝拾叶
bào zhī shí yè
犹言舍本逐末。...
引针拾芥
yǐn zhēn shí jiè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
易如拾芥
yì rú shí jiè
容易得如同拾芥子一样。比喻事情极容易办成。...
弃琼拾砾
qì qióng shí lì
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
易于拾遗
yì yú shí yí
犹易如反掌。...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
放羊拾柴
fàng yáng shí chái
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青紫拾芥
qīng zǐ shí jiè
1.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因借指高官显爵。 2.借指显贵之服...
琥珀拾芥
hǔ pò shí jiè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东西。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涂不拾遗
tú bù shí yí
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故事

拾人牙慧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

路不拾遗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

道不拾遗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故称商鞅。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他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认为,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应该严明,不讲私情,以法为准。商鞅的...

拾带重还

传说唐朝时期,宰相裴度年少时游览香山寺,捡到一个妇人遗失的三条宝带,尽管他很喜欢,但是他不据为己有,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来,原来是这个妇人借来为她父亲脱罪用的。裴度毫不犹豫地还给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