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的康熙字典释义

憋【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普蔑切《集韻》匹滅切《韻會》《正韻》匹蔑切,音潎。《韻會》急速貌。《列子·力命篇》嘽咺憋懯。《揚子·方言》急性也。

《博雅》惡也。《後漢·董卓傳》憋腸狗態。

《集韻》必列切,音鱉。

《五音集韻》幷列切,音鷩。義同。或書作。

憋的网络解释


biē
<动>
① 憋闷,气闷 [suffocate feel oppressed]。如:憋的慌(非常气闷) 憋憋焦焦(烦躁,气恼)

② 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 [hold back suppress]。如:憋足劲 这口气憋了十年 憋住笑

③ 闹别扭 赌气 [be at loggerheads with sb.]。如:憋性(闹别扭,赌气)憋
biē
<形>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① 同本义 [impatient]
憋,曰性急。——《集韵》
又如:憋懯(亦作“憋怤”。急性) 憋肠(急性子) 憋古(性格暴烈、古怪、不合时宜)

② 凶恶 [fierce]。如:憋懆(凶狠)

③ 执拗 [stubborn]。如:憋拗(固执 执拗) 憋劣(刚直,固执)憋
biē
 ㄅㄧㄝˉ
① 气不通:憋气。憋闷(心里不痛快)。憋屈。

② 勉强忍住:他心里有话憋不住。

康熙字典 - 憋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憋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憋的部首是心部,15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