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鳖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9C49
仓颉
FKNWF
郑码
KVMR
四角号码
98336
电码
7667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MIO
注音
ㄅㄧㄝ,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鱉
biē
见“鳖”。
笔画数:22;
部首:魚;
笔顺编号:4325234313435251214444
biē
见“鳖”。
笔画数:22;
部首:魚;
笔顺编号:4325234313435251214444
英语翻译
tu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bi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et7 [陆丰腔] piat7 [梅县腔] bi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ad5 [客英字典] biet7 [宝安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iet7
◎ 潮州话:bih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et7 [陆丰腔] piat7 [梅县腔] bi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ad5 [客英字典] biet7 [宝安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iet7
◎ 潮州话:bih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鷩 | 并列 | 幫 | 薛A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pĭɛt | pjet/piet |
百度释义
-
爬行動物,生活在水中,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無紋。肉可食,甲可入藥。亦稱“甲魚”、“團魚”;有的地區稱黿;俗稱“王八”。
康熙字典
鱉【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幷列切《集韻》必列切。與鼈同。《干祿字書》鱉通鼈。《易·說卦》離爲鱉。《釋文》鱉本又作鼈。《莊子·秋水篇》東海之鱉。《音義》鱉亦作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鼈【卷十三】【黽部】
甲蟲也。从敝聲。并
切〖注〗俗作蟞、鱉。龞,同鼈。
说文解字注
(鼈)甲蟲也。考工記注。外骨、龜屬。內骨、蟞屬。按鼈骨較龜稍內耳。實介屬也。故周易鼈蟹蠃蚌龜爲一屬。从黽。敝聲。幷列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