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寿终正寝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
寿比南山
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
寿元无量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寿陵失步
《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
寿山福海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寿满天年
天年:自然寿数。人活满自然寿数而死。...
寿不压职
谓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寿陵匍匐
寿陵:古燕国地名;匍匐:伏地而行。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
寿享期颐
寿:寿命;享:享有;期颐:指百岁。享有百岁的寿命。...
寿享遐龄
遐:长久;遐龄:高龄。形容寿命很长。...
寿同松乔
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第二字成语
福寿绵绵
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万寿无疆
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人寿年丰
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益寿延年
指延长寿命,增加岁数。同“延年益寿”。...
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韩寿偷香
晋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修音...
福寿齐天
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福寿双全
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福寿年高
年高:年龄大。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极寿无疆
谓永存。...
耆寿耇老
长寿老人。 晋 向秀 《难嵇叔夜<养生论>》:“縱時有耆壽...
福寿无疆
疆:极限,止境。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是祝颂之辞。...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福寿绵长
祝人福多寿高...
韩寿分香
见“韩寿偷香”。...
人寿几何
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福寿天成
成:成就。人的福运及寿命是由上天注定的...
夭寿不二
不论短寿长寿都没有两样...
祝寿延年
祝:祝颂,祝祷。贺人长命百岁之辞...
延寿益年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包含该字的成语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
麻姑献寿
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龟鹤遐寿
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
延年益寿
延:延长;益:增加。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龟年鹤寿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
百龄眉寿
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
乔松之寿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松柏之寿
比喻长寿。...
期颐之寿
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
松乔之寿
松乔:神话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指长生不老。...
颐性养寿
谓保养精神元气。...
称觞举寿
同“ 稱觴上壽 ”。汉 崔寔 《四民月令》:“子婦孫曾,各...
驻颜益寿
保持容颜不衰老而增长寿命。...
颐神养寿
见“颐性养寿”。...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称觞上寿
举杯饮酒,表示祝寿。《陈书·侯安都传》:“明日, 安都 坐于...
以介眉寿
介:祀求;眉寿:长辈...
百年归寿
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南山之寿
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无疆之寿
疆:界限。 没有界限的寿命。形容长寿。...
仁者必寿
寿:长寿。仁德的人一定会长寿。...
延龄增寿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多用作颂词。...
怡然养寿
指保养元气。...
怡神养寿
怡:使愉悦。让自己精神愉悦以保养本性...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万寿无疆
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描写农奴的生活图景,农奴们一年忙到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他们的主人们每天都是过着莺歌燕舞的生活。他们每年都要搞年终宴会,杀猪宰羊,登上父夜堂,端起酒杯互相祝福“万寿无疆”...
麻姑献寿
有关麻姑的传说有二:①《古小说钩沈》辑《列异传》:“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经意曰:‘此女子实好佳手,愿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见经顿地,两目流血”。《述异记》卷上云:“济阳山麻姑登仙处,俗说山上千年金鸡鸣,玉犬吠”。此当为异闻。 ②清褚人获《坚瓠秘集》卷三引,一统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为人猛悍,筑城严酷,督责工人,昼夜不止,惟鸡鸣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鸡鸣,群鸡相效而啼,众...
韩寿偷香
晋朝时期,权臣贾充任命风流潇洒的韩寿为司空堟,韩寿经常出入贾充府中,贾充的女儿贾午看上了韩寿,就打发侍婢与韩寿联络幽会事宜,并把皇帝送给贾充的西域香料偷来送给韩寿。贾充发现韩寿身上有西域香味,经询问就把贾午许配给他...
寿陵失步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连自己的也全忘了...
寿陵匍匐
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外地人很赞赏和羡慕。燕国寿陵一个少年,特别迷恋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竟专门到邯郸学习,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他们走路的姿态,只会匍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