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的字简介

〈名〉

  1. (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同本义

    唾,口液也。——《说文》

    脾为涎,肾为唾。——《素问》

    汝身已见唾成珠,汝伯何由发如漆!——唐·杜甫《醉歌行》

  2. 又如:唾腺(唾液腺);唾沫星(口液的细小点子);唾盂(痰盂);唾壶(一种大肚痰盂)

〈动〉

  1. 吐唾沫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不顾而唾。——《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唾面(往人的脸上吐唾沫);唾背(朝人背影吐唾沫);唾脡(吐唾于肉酱上。谓设谋独占);唾涕(吐唾沫);唾掌;唾手;唾玉(口吐珠玉。形容工于诗文)

  3. 用吐唾沫进行公然侮辱或表示反感或轻蔑。如:唾斥(鄙弃斥责);唾视(鄙视,看轻);唾辱(鄙弃羞辱);唾哕(鄙弃;吐唾沫有声)

  4. 吐。如:唾绒(指妇女刺绣时,咬断线头所吐出之线绒);唾奇(术士口中吐出奇异的珍宝)

  5. 拖长。表示鄙弃不乐的样子

    道士唾着脸,不答应。——《西游记》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唾tuò
(1)(名)本义:唾液。
(2)(动)用力吐唾沫。
(3)(动)吐唾沫表示鄙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