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书香门第
书香: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香世家
同“书香门第”。...
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画卯酉
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同文,车同轨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空咄咄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生之见
指书呆子的见解...
书不尽意
犹书不尽言。...
书缺有间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香铜臭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香人家
同“书香门第”。...
书囊无底
谓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书香门户
见“书香门第”。...
书呆子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书生气
◎ 书生气 shūshēngqì
(1) [bookishn...
书香子弟
书香子弟词语来至书香世家子弟,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的后代。...
书剑飘零
书剑:书籍和宝剑;飘零:漂泊,流落无依。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
书功竹帛
把功绩写在竹简绢帛上。 比喻载入史册。...
书符咒水
书:书写;符:符篆;水:神水。泛指道士作法的迷信活动...
书记翩翩
书记:书籍,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形容举止洒脱,风姿秀美。形...
书缺简脱
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书生气十足
比喻政治上糊涂,看问题单纯、幼稚,书呆子气很足。...
书富五车
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
第二字成语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焚书坑儒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引申为尽;通;卷:书籍的册数或篇章。刻苦而认真地学...
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郢书燕说
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以讹传讹。...
家书抵万金
比喻家信的珍贵。...
大书特书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
弃书捐剑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著书立说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丹书白马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
知书识礼
有文化,懂礼貌...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知书达理
有知识,懂礼貌。...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
左书右息
喻倒行逆施。...
燔书坑儒
同“焚书坑儒”。...
鱼书雁帛
见“鱼书雁帖”。...
知书明理
有才学,懂礼仪...
借书留真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
曝书见竹
谓睹物思人。...
拥书南面
见“拥书百城”。...
拥书百城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乡书难寄
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燔书阬儒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摊书拥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知书知礼
有才学,懂礼仪...
通书达礼
谓通诗书,懂礼仪。...
飞书走檄
迅速地书写文件。...
裁书叙心
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
摊书傲百城
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学书学剑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知书识字
指有文化修养...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虫书鸟迹
指古代的鸟虫书。借指变化莫测、难以辨认的书体。 明 李东阳...
鱼书鴈帛
泛指书信。同“魚書雁帖”。...
着书立说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知书通礼
有才学,懂礼仪...
虫书鸟篆
书:字体。字体像鸟虫。借指外国文字...
以书为御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第三字成语
琴棋书画
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白面书生
白面:形容白净;书生:念书人。①形容年纪轻、知识浅薄、阅历不...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坐拥书城
见“坐拥百城”。...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咄咄书空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有脚书厨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
殷浩书空
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
文弱书生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飘零书剑
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燕颔书生
见“燕颔儒生”。...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五车书
《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 ”后用以形容读书...
寝馈书中
包含该字的成语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
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
奋笔疾书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蒋干盗书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公车上书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临池学书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史不绝书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大书特书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
伴食中书
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衡石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
狐鸣鱼书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不刊之书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奋笔直书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识礼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咫尺之书
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衡石程书
见“衡石量书”。...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十年读书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寄雁传书
谓传递书信。...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黄耳寄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罄笔难书
罄:尽,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
黄麻紫书
见“黄麻紫泥”。...
仰屋着书
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目不识书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左图右书
见“左图右史”。...
磬笔难书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吕氏春秋·明...
凿楹纳书
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寄鴈传书
谓传递书信。 宋 黄庭坚 《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
目不知书
见“目不识书”。...
凿柱取书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罄竹难书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庆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 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难过。便急忙对秦始皇说:...
牛角挂书
唐朝时期,李密年轻时听说包恺在缑山,就前去拜他为师,他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刚好在路上看到,骑马跟在他的后面问他为什么这样勤奋。李密见是杨素就回答说在看项羽传入迷了...
映雪读书
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蒋干盗书
三国时期,蒋干受曹操的命令前去周瑜营中劝降。周瑜知道同窗好友是受命而来,暗作布置,宴席上不允许谈论政治,只叙旧喝酒,安排夜间同睡。周瑜故意让蒋干盗得蔡瑁、张允假降书信交给曹操。周瑜设计成功地让曹操杀害了这两个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