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

[南宋] 徐玑的诗词 拼音:xú jī 诗词作品:230首

基本信息

徐玑的别称: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

徐玑的民族:汉族

徐玑的出生地: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徐玑的出生时间:1162年

徐玑的逝世时间:1214年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徐玑百科介绍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

家族背景

  徐玑其父徐定,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徐厝徐状元人,官居潮州太守,举家由晋江迁居永嘉,住松台里。与徐玑同列“永嘉四灵”的翁卷有一首《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诗曰:“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诗题中的“泉南旧里”和诗中的“旧庐”,点明徐玑的故里就在泉州(泉南),而徐玑在赴任龙溪县丞时曾回过晋江徐状元巷旧居。

  徐玑还著有《泉山集》,泉山即泉州郡北之清源山,可见徐玑虽身寄于外,仍不忘祖籍。生平徐玑因父亲“致仕恩”而得职。他沉浮于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百姓办过不少有益之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监造贡茶,拒绝额外之取。移永州(今属湖南)司理参军,当地官兵大抓平民催取赋税,徐玑一一查明,予以释放。

  为龙溪(今福建漳州)县丞,乡里豪富强占陂塘,他经过调查,恢复旧观。后调武当(今湖北郧县东)令,改长泰令,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卒/《永嘉四灵诗》收徐玑诗二卷,仅存一卷;又有《二薇亭集》,存诗164首。另据清朝四库全书所记,徐玑有《泉山集》,当时已佚。徐玑也喜欢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

永嘉四灵

  南宋诗坛上,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和赵师秀(号灵秀),合称“永嘉四灵”。其中翁卷是温州乐清县人,其他三人是温州永嘉县人。温州古称永嘉郡,宋代永嘉县又是温州州治,四位诗人的字号中都带有“灵”字,而且彼此旨趣相投,创作主张一致,诗风相近,自成一派,故世称“永嘉四灵”。

  “四灵”之说,《礼记》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三辅黄图》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主。”四位诗人合称“四灵”,盖巧借其名而美其事也。

文学创作

  徐玑和他的三位同乡好友——字灵晖的徐照,字灵舒的翁卷,号灵秀的赵师秀——并称“四灵”,开创了所谓“江湖派”。“四灵”学贾岛、姚合,标榜野逸清瘦的作风,题材窄,诗境浅,甚至流于琐屑,徐玑自不例外。五律可诵者如《黄碧》:“黄碧平沙岸,陂塘柳色春。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鸡犬田家静。桑麻岁事新。相逢行路客。半是永嘉人。”七绝可诵者如《新凉》:“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徐玑著有《泉山集》,已佚。其《二薇亭诗》1卷,有《敬乡楼丛书》本,亦收入读画斋刊本《南宋群贤小集》中。

徐玑的诗词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
255 次浏览

建剑道中

云麓烟峦知几层一湾溪转一
215 次浏览

春日晚望

楼上看春晚烟分远近村晓晴
212 次浏览

泊舟呈灵晖

泊舟风又起击缆野桐林月在
210 次浏览

新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

山居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开门
176 次浏览

次韵刘明远移家

躬耕儒者事甘苦自能便叩角
169 次浏览

传胡报二十韵

胡虏无仁义兴衰匪百年如何
163 次浏览

晨起

晨起风吹面朝晴野雾收高峰
157 次浏览

大龙湫

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还疑
157 次浏览

不食姑

惟诵天童咒饮泉能不饥史缘
155 次浏览

见杨诚斋

名高身又贵自住小村深清得
155 次浏览

黄碧

黄碧平沙岸陂塘柳色春水清
145 次浏览

春雨

断桥横落浅沙边沙岸疏梅卧
143 次浏览

访梅

访梅行近郊寒气初淅沥欲开
141 次浏览

次韵刘明远移家

隐居须是僻君向数家村自以
138 次浏览

泊马公岭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
137 次浏览

春晚

午风庭院绿成衣春色方浓又
137 次浏览

初夏游谢公岩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清阴
133 次浏览

秋行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
133 次浏览

南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