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说友

基本信息
袁说友的别称:字起岩号东塘居士
袁说友的民族:汉人
袁说友的出生地:福建建安
袁说友的出生时间:1139年
袁说友的逝世时间:1204年
袁说友简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百科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岩号东塘居士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宋绍兴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调溧阳簿淳熙四年(1177年)任秘书丞兼权左司郎官后调任池州知临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户部侍郎文安阁学士吏部尚书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以吏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三年(1203年)拜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正二品闽书第2831页有传另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传
袁说友主要作品
主要经历
袁说友有才识,忠于国事,为官30年,奏疏多切中时弊,发扬正气。淳熙五年(1178年)曾上疏指出:自绍兴末迄今,宿将多死亡,幸存的也都衰老,新进后生想献身而无门路,朝廷应令内外将帅推举,凡武艺高超、谋略深远、熟悉兵法有志报国者,经考察后予以试用。如所举不实,推举人要重加黜责。淳熙六年(1179年),孝宗召问,又上三策:一要久任统帅,二要选任正、副将官,三要修治兵器。光宗久不上朝,袁说友连续8次上疏力谏。宁宗即位,韩侂胄专权,群小阿附。朱熹、彭龟年等因劾韩侂胄而获罪,遭谴责者达数十人。婺州布衣吕祖泰上书请杀韩侂胄,被罚杖打并流配钦州。袁说友不畏强横,上书阐说:养正气、励风俗要自朝廷始,所以设台谏给侍之官,就是要凭公议、纠官邪,杜绝奸佞,使天下人怕公议;公议则气节立,气节立则惰者勤、私者公、贪者廉、怯者勇。不久,宁宗御批罢去朱熹。袁说友又上疏指出:朱熹的论奏都是爱君忧国之言,一旦被罢,何以服众?并申明:“臣等区区所论,实以国体有关,非止为一朱熹而已。” 嘉泰三年(1203年),袁说友以资政殿学士任镇江府知府,辞而未任。不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加大学士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逝于湖州德清寓舍。
主要作品
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袁说友与武汉东湖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 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在江城作画图。”这是南宋诗人说友的《游武昌东湖》一诗,它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 如今,在东湖的磨山崖头有一座摩崖石刻,刻写的就是这首诗,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就已经进行,而在庄重与沉重的文化积淀的摩崖石刻前,古色古香的烟浪亭仿佛从诗中走来,水天一色,波光潋滟,山峦青秀,一诗一亭如陈酿老酒,让人回味无穷。 摩崖石刻、烟浪亭和此前建成的清河桥在当年成为东湖火爆一时的“新三景”。
袁说友的诗词
大石
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伸头
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
三刀入梦乡远作益州镇空怀
祷雨于保福寺是日大雨至
常暘为虐势流金稽首长松幸
楚渚宫
楚王下见溯江舟岂是城隅沮
登嘉州万景楼
我行大江西胜槩数追逐南楼
楚楼
东江风月夜潮平西望巫山白
春日怀钱塘西湖
只今春色满皇州料得西湖已
霸王庙
志大无遗策天亡有愧心威棱
慈感寺
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光芒
饭西湖兜率寺
风炉煮饼梵王家一日平湖十
持课
梦接三乘境乘胜一炷薰风窗
冰解图
游鱼岂解和人意孝子精诚一
丹桂
月窟分仙种人间识此花十分
读书
宦牒刚驰逐篇章半扫除稍寻
甘棠桥
波入南溪绿荷薰夹岸香一川
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怀私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
人间事了乞身归想见萧然闭
白鹭洲
可惜洲亭已惭荒了无鸥鹭白
故人爽贷粟之约
小泊渔舟晚春风燕子回从渠
热门诗词
大石
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伸头
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
三刀入梦乡远作益州镇空怀
祷雨于保福寺是日大雨至
常暘为虐势流金稽首长松幸
楚渚宫
楚王下见溯江舟岂是城隅沮
登嘉州万景楼
我行大江西胜槩数追逐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