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基本信息
李曾伯的别称:字长孺号可斋
李曾伯的民族:汉族
李曾伯的出生地:嘉兴
李曾伯的出生时间:1198年
李曾伯的逝世时间:1268年
李曾伯简介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百科介绍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李曾伯主要作品
李曾伯主要成就
抗击蒙古,修浚襄阳
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李曾伯的诗词
满江红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鞭
青玉案癸未道间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
贺新凉(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可恨经年别正安排剖瓜植竹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
满江红(乙卯咏海棠)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将
沁园春(以雨不克登楼,用前韵)
麹生来言素娥寄声偶阆苑游
水调歌头(戊申送厉守赴濡须漕)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璿星
水龙吟(长沙后圃荷开之久,无人领略,赋此词,具一杯招管顺甫诸公)
此花迥绝他花湘中不减吴中
水龙吟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
醉蓬莱
倚栏干一笑旧日琵琶何处寻
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
同此三秋端正月地高先得光
水龙吟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
水龙吟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
喜迁莺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
水调歌头(甲寅寿刘舍人)
序正象占琥吉叶梦维熊身随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
水调歌头(送印德远经略入广)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金城
沁园春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沁园春(壬寅饯余宣谕入蜀)
画舸呼风长剑倚天半哉此行
水龙吟(甲寅中秋)
楚乡三载中秋倚楼辄值萧萧
热门诗词
满江红
天顾坤维烦紫气来从南斗鞭
青玉案癸未道间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
贺新凉(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可恨经年别正安排剖瓜植竹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
满江红(乙卯咏海棠)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