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翻译
注释
①冉冉句:冉冉,渐渐行进貌。双幡,幡本义旗帜,这里双幡指挂着两片风帆的船只。
②野人:老百姓、乡下人。
③堞:城上女墙,《辞源》里解说为,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
④短笳:一种军中乐器。
⑤秦代石:《 史记 ·秦始皇本纪》:“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⑥汉时楂:楂同槎,水中浮木;这里指汉朝张骞乘槎的故事。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都见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便带了粮食乘槎而去,据说此人就是张骞(见《博物志》和《荆楚岁时记》。
⑦百国:古有百济国在辽东之东,今朝鲜地,这里指日本。
全文翻译
乘着双帆船缓缓地驶过海边,
清晨的雾气低低笼罩着岸上村舍。
破败的城垣已暗暗添上春色,
和风从远处送来阵阵的笳音。
海潮退下去,滩头露出千年的大石,
潮水上涨时,不见有片帆开来。
知道有个百济国(指日本、倭寇)远在烟波之外,
决不敢辜负年华,忘记了安危。
①冉冉句:冉冉,渐渐行进貌。双幡,幡本义旗帜,这里双幡指挂着两片风帆的船只。
②野人:老百姓、乡下人。
③堞:城上女墙,《辞源》里解说为,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
④短笳:一种军中乐器。
⑤秦代石:《 史记 ·秦始皇本纪》:“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⑥汉时楂:楂同槎,水中浮木;这里指汉朝张骞乘槎的故事。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都见有浮槎来去不失期,便带了粮食乘槎而去,据说此人就是张骞(见《博物志》和《荆楚岁时记》。
⑦百国:古有百济国在辽东之东,今朝鲜地,这里指日本。
全文翻译
乘着双帆船缓缓地驶过海边,
清晨的雾气低低笼罩着岸上村舍。
破败的城垣已暗暗添上春色,
和风从远处送来阵阵的笳音。
海潮退下去,滩头露出千年的大石,
潮水上涨时,不见有片帆开来。
知道有个百济国(指日本、倭寇)远在烟波之外,
决不敢辜负年华,忘记了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