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翻译

注释
⑴西山: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⑵薇:植物名,也叫蕨菜,根含淀粉,可供食用或酿造。
⑶以暴易暴:意为周武王以暴虐替代了商纣王的暴虐。
⑷不知其非:武王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
⑸“神农”句:神农即传说中的炎帝。虞,即大舜。夏,朝代名,指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忽,绝灭。
⑹安适归:归往哪里合适?
⑺于嗟:叹词。徂(cú):往。或以为借为“殂”。死。
⑻命之衰:生命垂危。
白话译文
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
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
神农虞夏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
多么可悲啊,即将身赴黄泉,看来是命途多舛啊,这似乎是注定的!

伯夷简介

商末孤竹国君长子

生平

  • 出生地:孤竹国(今唐山地区)

主要作品

古琴曲《伯夷操》

百科介绍

伯夷(生卒年不详),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一带)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名允,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已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齐奔往西方,在周地部落中养老,与周文王关系良好。后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加上自己世为商臣,力谏。武王不听,不久周灭亡商朝。
伯夷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