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飞/贺新郎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更把百倍添来,庄椿身世,又十头添撇。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

翻译

【注释】:
原序:辛未首夏,以书航载客游苏湾,徙倚危亭,极登览之趣。所谓浮玉山、碧浪湖者,毕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耳。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 王右丞、李将军著色画也。松风怒号,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归。慨然怀古,高歌举白,不知身世为何如也。溪山不老,临赏无穷,后之视今,当有契余言者。因大书山楹,以纪来游。

这首词是首记游抒情的作品,为作者与友人游湖州乌程的苏湾时写成。时值南 宋度宗咸淳七年,南宋灭亡在即。作者面对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虽满腹忧虑和不满,但又无能为力,于是便与 张枢, 杨缵等词友往来于临安,湖州的清山绿水之间,借以逃避现实。作者因而写下了大量优美的游抒情词,但情调大多颇为消极。这便是其中的一首。
据 周密《癸辛杂识》记载,苏湾在乌程县南, 苏轼当年守郡时曾筑堤其侧,因而得名。当时是作者词友赵菊坡家园。“去南关三里,而近碧浪湖;浮玉山在其前,景物殊胜。山椒有雄跨亭,尽见太湖诸山。”词前小序生动简洁,描绘了当地湖山壮丽与秀美,并简单交代了游览过程。
词的上片记游赏过程。从泛舟写起,到对景感叹换头。“波影摇涟瓦甃。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湖水碧波荡漾,光影映照堤壁上,摇曳不定。词人的轻舟在醉人的熏风吹拂中轻轻摇过,作者落笔如画,犹如电影镜头中的一幅晴湖泛舟图。“去郭轩楹指亭台,磴是山道石阶。离开县城南关才三数里地,已经充满了野逸之趣。藓苔密布的山径石阶、道旁对列关前门的古松、白云舒卷的青翠峰峦,⋯好像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词人们纷纷沿着山径寻胜访幽。“快”是痛快的意思。南朝宋诗人 谢灵运喜欢登山。他特制了一种爬山鞋,上山时去掉鞋的前齿,下山时去掉鞋的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这里作者用此词语,借以说明登山活动,“空半危亭堪聚远,看同庭缥缈争奇秀”,写登山所见。 高亭耸于山崖之上,空谷幽幽,横于眼前。登亭眺望,太湖浩浩无垠,洞庭山缥缈峰浮沉于波涛之间,此情此景,一时尽收眼底。聚远:将远处景物收聚于眼底。凭栏远望,作者禁不住感慨万千,“溪山不老,临赏无穷”,人生短暂,只不过如昙花之一现百驹之过隙罢了。“人自老,景如旧”,收束上片。是上片写景纪游与下片怀古抒情、上片空间延伸与下片时间审度的中间过渡。
换头“来帆去棹”,泛指往来的船只。“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是说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弹指间度过,所谓“几个残阳了今昔”。言外之意,人生应当纵情适意,何必拘泥于世间的是非恩怨之中呢?作者在这里颇有超脱世俗之外,谛视人生、规劝世人的意味。“晚色一川”二句,似从 姜夔《八归》词“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鴃”化出。比不上原句精警,但也空灵淡汤,清雅可玩。这一片清山秀水,有谁能够占有并且领略它呢?苏东坡说得好:“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若闲人不来,则只有任雨中之荷、烟中之柳自作主张了。“来帆去棹”中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未必能知此意。而我今天载客俱来,登临揽胜,悦目赏心,日暮忘归,暂作湖山之主,可以说是平生最愉快的事了。不单是自己识得其中的乐趣,“知我者、燕朋鸥友”,同行诸人也有同样的认识,燕朋鸥友,指吟社的同人。也可以理解成大自然的海燕和湖鸥。“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这句系化用江湖词人 卢祖皋《贺新郎》:“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范蠡,越国大夫,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后在太湖隐居下来。倩,请。垂纶手,钓鱼的人,此指代隐居山林的隐士。作者这里故意颠倒了一个事实:范蠡在平吴之后,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束,才不得不退隐太湖,于波涛烟雨中求得保全,并非隐居了多年之后,才被请了来帮助灭吴。作者偏那样说,意思是范蠡本是隐士,被请出来平吴了。词人们遥望太湖,谈起泛舟太湖的千古高人范蠡,禁不住拍阑大笑,好像在说目前我们很难有所作为,倒不如隐居江湖残了一生。作者到此突然顿住,宕开酣畅一笔:“吁万古,付卮酒。”这首词的词序写得非常优美,是一篇精美清丽的微型游记散文。作者在词风上已超过前人姜夔,词序发挥散文特长,纪游写景,构成全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词、序并读,一韵一散,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之趣。这与 宋元之际中国画上题诗钤印、诗画融合是同样做法。
词的下片运用了许多疑问句、反诘句,富于变化跌荡起伏的章法结构。作者多次发问并且明知故问,问而不答,既含蓄深沉,又淋漓尽致,强烈抒发了江湖雅人的放达胸襟和怀古幽情。同时又与上片纪游的平缓笔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作者的独具匠心。这首词的第三个特点是写景纪游清雅如画。周密多才多艺,不仅工词,又善出精画,且爱好收藏,并著有多种野史笔记。他把绘画的特长融汇到词的创作中,使其诗文之中饱含画境,别具特色。词疏密相生,字里行间时而留出空白,具有鲜明的“清空”特点,耐人回味。

刘克庄简介

生平

  • 出生地:福建莆田
  • 出生时间:1187年9月3日
  • 逝世时间:1269年3月3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后村先生大全集》

百科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号后村,莆田人,初为靖安主薄,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1]
刘克庄

刘克庄的诗词

莺梭

[宋代]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贺新郎九日

[宋代]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

木兰花/玉楼春戏呈林节推乡兄

[宋代]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可,红烛呼卢宵不寐。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

木兰花慢

[宋代]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不留些。失了白衣苍...

沁园春梦孚若

[宋代]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归至武阳渡作

[宋代]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贺新郎·端午

[宋代]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

赠防江卒六首其五

[宋代]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贺新郎·吾少多奇节

[宋代]

吾少多奇节。颇揶揄、玉关定远,壶头新息。一剑防身行万里,选甚南溟北极。看塞雁、衔来秋色。不但槊棋夸妙...

朝天子

[宋代]

宿雨频飘洒。欢喜西畴耕者。终朝连夜。有珠玑鸣瓦。 渐白水、青秧鸥鹭下。老学种花兼学稼。心两挂。这几...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宋代]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