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翻译

【注释】:
①心上秋:合起来成一“愁”字。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②飕飕:风雨声。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③年事:往事。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④燕辞归: 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客:作者自称。
淹留:停留。
⑤萦:旋绕。裙带:指别去的女子。

【评解】

本词就眼前之景,抒离别之情。上片写离愁。诗人满怀愁绪,怕在月明之夜,登楼
眺望。下片抒发别情。燕已归来,人却淹留他方。全词构思新颖别致,写得细腻入微。
语言通俗浅近,颇似 民歌小调。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所以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
王士禛《花草蒙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 龙辅《闺怨》
诗:“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
张炎《词源》:此词疏快,不质实。
陈洵《海绡说词》:玉田不知梦窗,乃欲拈出此阕牵彼就我,无识者,群聚而和之,
遂使四明绝调,沉没几六百年,可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以“心上秋”合成“愁”字,犹古乐府之
“山上复有山”,合成征人之“出”字。 金章宗之“二人土上坐”,皆藉字以传情,妙
语也。“垂柳”二句与《好事近》“藕丝缆船”同意。
“明月”及“燕归”二句,虽诗词中恒径,而句则颇耐吟讽。张叔夏以“疏快”两
字评之,殊当。

---------------------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经常可见,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实不该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秋属岁未,颇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
此下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吴文英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宁波)
  • 出生时间:约1200
  • 逝世时间:约1260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唐多令·惜别》

主要成就

南宋著名朦胧词人

百科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

吴文英的诗词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代]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

瑞鹤仙

[宋代]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剪尺。最无...

风入松

[宋代]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扫林...

唐多令

[宋代]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宋代]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

丁香结

[宋代]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後,秋风换、故园梦里。吴...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代]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

水龙吟

[宋代]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

浣溪沙

[宋代]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代]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

花犯

[宋代]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敧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

霜叶飞重九

[宋代]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记醉踏...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