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翻译

【注释】:
①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时稼轩正罢居带湖。甲辰岁:即淳熙十一年。寿:用作动词,祝寿。韩南涧尚书:见前《水调歌头》(“今日复何日”)注①。虽为寿词,但南涧原唱与稼轩和韵均落落不凡。劈首一问,震聋发聩。继之深深一叹,语极沉痛。“夷甫诸人”,借古讽今,着力一刺。结以“平戎万里”,豪情四溢,壮采照人。下片称颂,许或溢美,但相期“整顿乾坤”,全然脱落寿词故常。通篇主旨在上下两结,慷慨激昂,豪迈奔放。
②渡江天马南来:西晋沦亡,晋元帝司马睿偕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晋书·元帝纪》)因晋帝姓司马,故有此称。这里借指宋室南渡。经纶:本意为整理乱丝,此借喻治国。
③“长安”三句:中原父老日盼王师,但南宋朝廷偏安如故。长安父老:《晋书·桓温传》说桓温率军北伐,路经长安附近,当地父老携酒相劳,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新亭风景:《世说新语·言语篇》载,东晋初年,南渡的士大夫们常聚会新亭,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周顗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皆相对流泪,惟丞相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新亭:三国时吴国所建,在今江苏南京市南。
④“夷甫”三句:指责当权者空谈误国。夷甫:西晋 王衍字夷甫,官居宰相,崇尚清谈,不理国政,导致西晋覆灭。王衍兵败临死前说:“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王衍传》)神州沉陆:中原沦陷。桓温北伐,踏上北方土地后,曾感慨地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见《晋书·桓温传》)几曾:何曾。
⑤“算平戎”四句:抗金复国的大业,正有待于我辈来完成。算:算将起来,承上文,有议论的意思。平戎万里:指驱逐金人,恢复故土。真儒:此指真正的爱国志士。公:指 韩元吉。
⑥“况有”两句:以光荣家世称颂和激勉友人。文章山斗:言友人才名卓著如 韩愈。《新唐书·韩愈传》说:“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而黄昇《花庵词选》则称韩元吉“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桐阴:韩家为北宋时的望族,在汴京的府门前广种桐树,世称“桐木世家”。
⑦“当年”三句:言韩从政以来,风云际会,大显身手。堕地:婴儿落地,指出生。风云奔走:指韩为国事操劳,身手非凡。
⑧“绿野”三句:言友人以宰相治国之才隐退家园。绿野风烟:绿野堂前风光美好。绿野:指唐相 裴度之绿野堂。参见上篇注②。平泉草木:唐相 李德裕曾于洛阳城外筑“平泉庄”别墅,广搜奇花异草(见《剧谈录》)。东山歌酒:东晋名相谢安曾隐居东山(今浙江上虞县西南)。馀参阅前《念奴娇》(“我来吊古”)注⑤。
⑨“待他年”三句:待完成复国大业后,再为先生祝寿。 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辛稼轩《千秋岁》词寿 史正志:“从容帷幄去,整顿乾坤了。”

附:韩元吉寿稼轩原唱,见《南涧诗馀》。(按:据稼轩次年《水龙吟》寿南涧词题序,知两人生日相去仅一日。)

水龙吟

寿辛侍郎①
南风五月江波,使君莫袖平戎手。燕然未勒,渡泸声在,宸衷怀旧。卧占湖山,楼横百尺,诗成千首。正菖蒲叶老,芙渠香嫩,高门瑞,人知否?凉夜光躔牛斗,梦初回,长庚如昼。明年看取,纛旗南下,六骡西走。功画凌烟,万钉宝带,百壶清酒。便留下、剩馥蟠桃分我,作归来寿。
【注释】
①开禧三年(1207),稼轩六十八岁时,始有兵部侍郎的诏命。稼轩力辞未免,即于是年九月卒,而其时南涧谢世已二十年。知“侍郎”之称,当系后人追改。


-----------------------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 辛弃疾被弹劾,退隐于上饶之带湖,曾任吏部尚书的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致仕后亦侨寓此地。由于他们都有抗金雪耻的雄心壮志,所以过从甚密。这时距宋金“隆兴和议”的签订已整整二十年,南宋朝廷文恬武嬉,并不关心国事。又三年,岁次甲辰(1184年)正逢韩元吉六十七岁寿辰,辛弃疾填了上录一词申祝。
一起两句,劈空而下,笔力万钧。作者蔑视南渡以来的当政者,“几人”云云,真有杜诗“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气概。说朝士无才,宋则隐然以有才者推崇韩元吉,并以此自许,亦即“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之意。按辛弃疾曾作《美芹十论》、《九议》向皇帝、宰相献策;韩元吉亦有《论淮甸札子》、《十月末乞备御白札子》向朝廷进言。故论治世,经纶之才,韩、辛两人都当之无愧。另外此处也有感,当政者无才无德不知任用有才之士,承接六句,分为二层:一则借往昔旧京父老颙望王师之情,和东晋士大夫痛洒新亭之泪,慨叹今日偏安之局仍未改观;中原山河仍未收复;二则引用桓温登平乘楼眺望之言,指责中原沦胥,为朝臣误国结果。由于这六句都针对当时世事而发的,故情绪转为低沉,笔调也随之挫落。歇拍四句,谓御敌靖边,建功扬名,才是吾辈儒者应尽的职责。这是抒露自己的豪情壮志,并勖勉韩氏,故笔锋重新振起。下片都是向着韩元吉说的。过片三句,他把韩元吉比作韩愈,是当代文坛上的泰山北斗。诗文词中惯用同的古人比今人。按韩元吉有《南涧甲乙稿》传世,黄昇称他“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见《花庵词选》)。因此,将韩愈比拟元吉,不为太过。接三句,谓韩氏呱呱堕地,已自不凡,风云际会,更露头角。
上述五句都属颂扬之词,故意气仍然风发,笔调仍然轩朗。再下三句,把韩氏比做裴度、李德裕和谢安。这三位都是前代的贤相。韩氏先世曾任显职,韩元吉的勋业和位望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但同是政治舞台上失意而退归林下的境遇,彼此是相仿佛的。“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其二),为此,笔调再次挫落。最后三句,用瑰辞壮语激励韩氏投袂而起,完成恢复中原的夙愿。上下片之结尾,笔力气势,铢两悉称,立意遣辞,前后照应甚密。这是一阕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寿词。一般寿词多祝贺语,所谓善颂善祷。此词一反故常,除下片略有些颂祷味道外,其他都是借题发挥,因忧伤国事而抒发愤慨。最使作者愤慨不平的,乃是在朝者无才无志,而在野的有胆识、有志节之士,却无权无位。由于在朝者无才无志,对国事漠不关心,酿成神州陆沉之祸,辜负中原父老喁喁之望,更引得渡江士人新亭之泪,国势颓衰至此,秉政者难辞其咎。以上是上片的要领,也是全阕的主旨。
下片另立机杼,从抒露对国事的愤慨,转而称颂韩元吉。这与上片形成上片的有机组合。因为对韩氏的称颂,一方面因毕竟是祝寿词不可能一句称颂的话没有,另一方面也是说,在朝当政者没有治国之才,而像韩元吉一样真正有才之士却被排挤在外,这更是令人不平的。假如像韩元吉一样的人,在朝秉政,得行其志,国事尚有可为,匡复之机,仍然有望。可是现今呢?韩氏和自己都象历史上三位贤相一般投闲置散,啸傲烟霞,寄情林莽,虽尤有报国之心,但对国家大事竟无置喙的余地,于此,作者愤慨之情可以想见。最难得的是,作者于愤慨之余,对国事仍未失去信念,于是发出“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的预言,换言之,即国耻未雪,无以称寿,这与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堪称异代同调,又与上片“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紧密契合。这也正是本祝寿词不同一般的原因。
本词除运笔布局,峰峦起伏,颇具匠心外,引用史乘,比拟古今,也挥洒自如。如上片连用“五马渡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神州陆沉”四则东晋典故比拟南宋之事,贴切无伦,由于在中国历史上,受少数民族侵凌而南渡偏安的只有东晋和南宋两个朝代,故国情世局多有相似之处。下片以东晋谢安、唐代裴度、李德裕,韩元吉,不但因为韩氏当时的处境,与谢、裴、李三人的某一时期相似,而且还涵蕴着更深一层意思:谢安淝水大破苻坚军,裴度平淮西 吴元济之乱,李德裕平泽潞刘稹之乱,这三位古人,都建立了不世之功勋。而韩元吉呢?虽曾风云奔走,但仍不得重用。则满腹才华未及施展便致仕家居,故作者为之惋惜。以此下接激励韩氏的“待整顿”三句,便很自然而不突兀。

辛弃疾简介

生平

  • 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 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
  • 逝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美芹十论》

主要成就

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百科介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清平乐.村居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青玉案元夕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

鹧鸪天

[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送剑与傅岩叟

[宋代]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满江红

[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代]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

水龙吟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朝代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