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东园记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翻译

译文
真州作为一个州郡,位置正处于东南水运交通的枢纽地带,因此成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的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任发运使时,恰好监察御史里行马仲途担任他们的判官。三个人为他们能在一起而高兴。他们趁着空闲的日子,寻得真州废弃的监军营地而修筑东园,每日前往游赏。

本年秋八月,子春因公事来到都城,特将他们所建的东园画成图卷带给我看,说:“这个园宽有百亩,有流水横在它的前面,清池浸润在它的右面,高台建在它的北面。台上,我们筑起了可供登高望远的拂云亭;池边,我们建起了可供俯视清波的澄虚阁;水中,我们造起了浮波逐浪的画舫。园中空地筑起清宴堂,后园则开辟了一个习射娱宾的园圃。满池荷花绚丽夺目,幽兰白芷芬芳扑鼻,还有佳花美木种植成行,浓荫交织,而过去这里却是苍烟白露、荆棘丛生的地方。屋脊高耸,桷子粗大,水光日影,上下摇动,厅堂宽敞幽静,回声悠长,清风习习,而从前这里却是颓墙破壁,深沟断堑的荒凉废墟。遇上天气晴朗,或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真州的文士美女便来游赏,弹琴吹笛,尽情吟唱,而过去碰到风雨阴沉的日子,这里只有鼪鼯鸟兽的嗥叫声。我因此才深信人力是可以改变环境的啊。这图里所画的只是全部景物的十分之一二罢了。至于登高遥望江山的远近,戏水追逐鱼鸟的沉浮,那么自然景物的形象意趣,登高临水的欢乐,观赏的人便各有会心了。凡是画工画不出来的东西,我也就无法叙述了。请您为我们描写出个大概的情形来吧。”

子春又说:“真州,天下的交通要冲,四面八方的宾客来往不绝,都可以和我们在这里同游乐,岂止我们三人独自享受呢?然而池水楼台日益修葺更新,花草树木日益繁茂妍丽,四方的人士无日不来,而我们三人总有一天都要离去的,怎能不眷恋于此呢!如果不为这园写一篇记,那么后来的人谁知道是我们三人创建的呢?”

我认为这三个人才能足以互相辅助成就大事,对他们所负职责又能同心协力,懂得政事的轻重缓急,使上上下下都供应丰足,东南六路的百姓也没有辛苦愁怨的叹息之声。然后才在空闲时间休息,和四方的贤士大夫在园中共同游乐。这都是值得称赞的事,于是我为他们写下这篇文章。庐陵欧阳修记。

注释
真州:宋代州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仪征县。
水会:水路交通的枢纽。
江淮:两浙、荆湖:都是宋代路一级的行政区域。
发运使:全称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宋代置此司,负责江南六路漕粮征调运输等事,治所在真州。通常置发运正使一至二人,副使数人,判官数人,综理漕运事宜。
龙图阁直学士:宋代特有的学士官名,次于龙图阁学士。
侍御史:官名,属御史台。
监察御史里行:宫名,即代理监察御史。亦属御史台。
相得之欢:关系融洽和睦。
监军:监军使,朝廷派出监视地方军事长官的宦官。
岁秋八月:指宋仁宗皇祐三年(年)的秋八月。
以其职事走京师:因公事到京城开封府去。
浸其右:浸润于东园的西边。
吾望以拂云之亭:指拂云亭建在很高的台上。
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池边建造澄虚阁。
画舫(fǎng):装饰华丽的游船。
敞其中:使东园中央开阔。
为清宴之堂:建造清宴堂。
辟其后:开辟兵园为招待宾客射箭的场圃。
射宾之圃(pǔ):宾客戏射的场地。射:指射箭的游戏。
芙蕖芰(jì)荷:莲花。
的(dí)历:即“的睬”,花开晶莹艳丽的样子。
白芷:香草名,多生于水泽之处。
列植而交阴:成排地种植,树荫交互。
苍烟白露而荆棘(jí):意谓此园开辟之前,这里是一片荆棘榛莽,上罩黑烟,下沾白露。
高甍(méng)巨桷(jué):高高的房脊,巨大的椽木。
宽闲深靓(jìng):虚敞幽深,景致佳美。
颓(tuí)垣(yuán)断堑(qiàn):倾倒的墙壁和挖断的壕沟。
啸歌而管弦:唱着歌儿,弹奏着乐器。
鼪(shēng)鼯(wú)鸟兽之嗥(háo)音:黄鼠狼和野鸟怪兽嗥叫的声音。
信有力:的确是出了大力。
一二之略也:只画出了十之一二的景致,其余都省略了。
览者各自得焉:游览的人会各得其乐。
天下之冲:天下的水道要冲。
私吾三人者:满足我们三个人的游乐场所。
眷(juàn)眷:留恋。
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这三位君子的才干贤能足以担负朝廷重任。
知所后先:深深了解漕运的缓急先后。
上下给足:京师和各路粮米供运都很充足。
东南六路:指江东、江西、湖南、湖北、两浙、淮南六路。
庐陵:欧阳修的籍贯,宋代为吉州,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欧阳修简介

生平

  • 出生地:绵州
  • 出生时间:1007年8月1日
  • 逝世时间:1072年9月22日

背景信息

  • 民族:汉族

主要作品

《欧阳文忠公集》

主要成就

参与纂写《新唐书》《新五代史》;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百科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1]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1](欧阳修画像来源[2])
欧阳修

欧阳修的诗词

醉翁亭记

[宋代]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蝶恋花

[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

画眉鸟

[宋代]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

浣溪沙

[宋代]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浪淘沙

[宋代]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代]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代]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

木兰花

[宋代]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

采桑子

[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

秋声赋

[宋代]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

长相思

[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朝代分类